中國川菜博物館:一座可以"吃"的博物館

新華社

text

【亞太日報訊】(記者童方)綿延幾千年的飲食文化,代表了中國民眾對生活、美食的熱愛。而一些傳統飲食的製作方法,也成了中國傳統文化遺產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在中國西部的成都市,有一座可以“吃”的川菜博物館,不僅傳承了文化,更讓文化融進生活,深入人心。

參觀這座博物館,觀眾既可了解川菜的歷史,看到世界上最早的泡菜罈子、世界最大的灰陶灶、漢代的青銅筷等6000餘件與川菜飲食文化相關的文物。還可以現場學習川菜的刀功、火候及成菜過程,並通過鼻聞口嘗體驗川菜色、香、味、形、器之美,以及“一菜一格,百菜百味”、“五味調和,百味生香”的飲食文化內涵。

“參觀別的博物館可能是‘移步換景’,飽了眼福,而我們這裡是‘移步換吃’,飽眼福的同時還飽口福。”川菜博物館副館長張輝強說。

從踏入川菜博物館的第一步開始,幾乎每走一段,都有美味的小吃等著。黃燦燦的蛋烘糕、爽滑滑的川北涼粉拌上紅豔豔的郫縣豆瓣、鮮嫩嫩的石磨豆花、鐘水餃、賴湯圓……參觀者在吃的同時,還能自己動手做。

“我們將洗菜、理菜、備料等繁瑣的程序幫遊客做好,讓遊客體驗關鍵的步驟和做菜的樂趣,增加他們做菜的成就感。”張輝強說。

而在原料的選擇、配料、烹飪方法等方面,川菜博物館也下了功夫,保證教會遊客的是最正宗的做法。

“比如在做宮保雞丁這道菜的時候,我們會教遊客使用‘急火短炒、一鍋成菜’的傳統烹飪方法,這樣做出來的宮保雞丁應該是糊辣荔枝味的。”張輝強說。

在張輝強看來,川菜博物館不僅是讓人覺得好吃,更重要的任務是傳承和傳播,博物館希望通過這種帶遊客“玩做菜”的方法,將川菜製作技藝傳授給更多的人。

然而,在傳承和傳播傳統技藝方面,川菜博物館也走過彎路。川菜博物館建立於2007年,除了文物的靜態展示,一開始主要是做菜給遊客吃,以及承接婚宴、壽宴等宴席。

“雖然也能掙到錢,但在傳承上變了味,有人甚至把博物館稱為‘擺了古董的農家樂’,我們意識到必須要改變。”張輝強說。

2014年,博物館果斷取消了會帶來較大盈利的宴席承接,增加了“玩做菜”的項目,不僅獲得了更好的經濟回報,還贏得了好口碑,喜愛川菜的人都說“這才是川菜博物館應該做的事”。

據張輝強介紹,這個項目很受歡迎,在過去的一年,來參與“玩做菜”項目的遊客有7000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