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22日發表題為《他們的2014年中文圖書》之選,列出了由學者秦暉、金雁、蕭翰,作家李靜睿,出版人劉瑞琳、段其剛,互聯網評論人謝文 ,新媒體研究者魏武揮推薦的他們心目中2014年值得關注的、華文世界出版的好書。
《經濟奇跡的另一面:生產率缺失的中國市區縣經濟增長》 金飛/著 山西人民出版社
全要素生產率是衡量經濟增長和經濟效率增長最具實質性的指標,它體現了經濟體的創新能力和可持續增長潛力。一些經濟體可能以GDP的高增長風光一時,但沒有全要素生產率的提高最終也會是華而不實,甚至可能是塞翁得馬。我們過去幾十年創造了GDP增長的奇跡,但也助長了一種GDP掛帥傾向,本書可以幫助我們瞭解奇跡的另一面,書中關於“改革視窗期的分析更具警世作用。 (推薦人:秦暉,學者)
《王明年譜》 郭德宏/著 社科文獻出版社
王明是中共黨史中的重要人物,大多數人都知道在黨內路線鬥爭中的“王明路線,但是對其人其經歷不甚了了,可以說長期以來王明都處於臉譜化的描繪中。對那些關心“中共被俄化或者說“借俄助我歷史的人來說,王明是一個繞不開的人物。他一人系兩頭,一邊掛著共產國際,一頭連著中共,最後客死異鄉。郭德宏先生的這部大著可以為我們還原真實王明的一面。(推薦人:金雁,學者)
《沈從文的後半生:1948-1988》 張新穎/著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與金介甫極盡詳細的《沈從文傳》不同,張新穎這本書更清晰地聚焦于沈從文的精神世界。1949年之後,中國大陸可能並沒有第二個和沈從文一樣有著劇烈自我衝突的知識份子,在眾生昏迷於一些大而化之的概念之時,沈從文選擇沉浸在自己的小小世界裡,他總而言之不醒,這就是沈從文的後半生。(推薦人:李靜睿,作家)
《秉燭隧中》 何光滬/著 新星出版社
現在,有些人一旦自稱信了什麼,就以得道者自命而居高臨下地俯視他認為的“無信仰者,然而,信仰追求超越,與利益無關;信仰出於心靈,並非掛在嘴上;信仰自能律己,更應寬容待人,何光滬先生熱心各種宗教文化間的對話與理解,他的著述不但推進了基督教神學及宗教理論的研究,而且為不同文化中一切追求真信仰者,以及關心世俗社會進步和人類未來福祉的普通人,提供了諸多啟示。(推薦人:秦暉,學者)
《21世紀資本論》 【法】湯瑪斯•皮凱蒂 (Thomas Piketty) /著 巴曙松 等 /譯 中信出版社
本書的核心問題是解釋近30年來西方貧富分化的重新加劇。冷戰後曾經一度連西方左派也基本放棄了這方面的批判,轉而把矛頭主要指向“世界體系中的南北差距,對西方自身的批判則主要轉向了文化方面。本書扭轉了這個趨勢,它指出南北差距在縮小,但西方自身的經濟不平等在惡化。於是引起了一場論戰。在我看來,西方右派在否認皮凱蒂指出的這個事實方面是很不成功的,但皮凱蒂在解釋這個事實方面也未必成功,更不用說提出的藥方了。但是僅就他能成功地使人們關注這個問題而言,本書就已經值得關注。(推薦人:秦暉,學者)
《耳語者:斯大林時代蘇聯的私人生活》 【美】奧蘭多·費吉斯(Orlando Figes)/著 毛俊傑/譯 廣西師大出版社
《耳語者》為我們描述了“以人為代價的現代化在俄國歷史上留下的最可悲記憶。它是一種沒有“人只有“國的國家主觀意志的體現,這種讓民眾成為所謂的“國家成功的受害者的發展模式已被實踐證明是背離了人類文明的。當代俄羅斯是怎樣對待前體制的政治迫害,讀《耳語者》可以幫助我們理解“古拉格政治生態的形成以及俄羅斯目前面臨的“雙重複雜性。(推薦人:金雁,學者)
有關斯大林時代蘇聯歷史的著作以往要麼集中于斯大林作為一個社會主義帝國的領袖(暴君)對蘇聯和世界政治的影響,要麼集中描述斯大林在蘇聯和東歐的暴行,如古拉格、烏克蘭大饑荒。奧蘭多·費吉斯的這本書將目光集中到斯大林時代的普通人,講述了斯大林主義如何恐怖地介入普通人的私人生活。 (推薦人:段其剛,出版人)
《沙漏下的療養院》 【波】布魯諾·舒爾茨(Bruno Schulz ) /著 林蔚昀/譯 (臺灣)聯合文學
布魯諾·舒爾茨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波蘭文學大師之一。他出身於1892年,1939年被關入集中營,1942年他帶著一條麵包往家走的時候被納粹党衛軍射殺在街角。他一生僅出版過兩部短篇集:《鱷魚街》和《沙漏下的療養院》。1963年英譯本問世,被認為足以與卡夫卡及普魯斯特相提並論,並迅速征服以撒·辛格、厄普戴克、菲力普·羅斯、庫切、拉什迪、波拉尼奧等當代重要作家。儘管被拿來與卡夫卡比較,但舒爾茨的特色是用豐富的語言來描述繁複的場景,層層的意象堆疊出接連不斷的詭異場景,讓讀者屏住呼吸又忍不住一直閱讀下去。他的作品在經過半個多世紀後讀起來仍讓人震撼。(推薦人:劉瑞琳,出版人)
《戰後歐洲史》 【美】托尼·朱特 (Tony Judt)/著 林驤華 等/譯 中信出版社
這是一部不斷重版的老書(最新版2014年9月),但是每一次閱讀都會有新的體會,不愧為經典。如果說當代史難寫,那麼當代歐洲史就更難寫,在這塊只比中國1/2的土地略大些的面積上現在存在著46個國家,它涉及到多少個民族、語言、宗教和文化背景。托尼以一人之力寫出這樣客觀冷靜的煌煌巨著。作者低調地表明,“不希求採取一種類似于奧林匹斯山上諸神的超然態度,只是以自己“固執己見的判斷,向世人“坦誠地提供一種晚近歷史的個人解說。 托尼·朱特付出的勞動遠遠而且超出了他自己謙虛的總結:“至少有些評價和結論經得起時間考驗的。這是所有想要瞭解歐洲歷史的人不能不讀的書。(推薦人:金雁,學者)
《在西方目光下》 【英】約瑟夫·康拉德 (Joseph Conrad)/著 趙挺/譯 上海譯文出版社
英美學界常有人將此書與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與罰》相提並論,但事實上,陀氏對人性挖掘的深度是康拉德所不及的,而康拉德文字的優雅也同樣是陀氏所無能的,但陀康兩位畢竟有一點相同,就是對風雨將至的20世紀殺人如麻流血漂櫓、只有破壞沒有建設的所謂社會革命的深刻批判。(推薦人:蕭翰,學者)
《天國之秋》 【美】裴士鋒 (Stephen R.Platt)/著 黃中憲/譯 譚伯牛/校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裴士鋒(Stephen R. Platt)的這本書對於中國讀者的意義不僅在於其對太平天國研究的獨特視角,我認為更重要的是,他用全球化的視角解讀這場內戰使得我們重新思考中國人所熟知的“閉關鎖國年代,中國與世界的關係。(推薦人:劉瑞琳,出版人)
《民主崩潰的政治學》 包剛升/著 商務印書館
對於有過民主崩潰歷史並因此而陷入更深深淵的中國而言,在追求民主之路上,若不研究民主的陷阱,那必將是危險的。此書在此領域為國內首部專著,作者通過歷史案例的比較,用一個簡潔的公式勾勒了民主崩潰與鞏固的基本要素:選民政治的分裂程度與憲政體制的選擇。(推薦人:蕭翰,學者)
《柬埔寨:被詛咒的國度》 【美】喬·布林克利(Joel Brinkley) / 著 楊芩雯/譯 (臺灣)聯經
柬埔寨,對中國讀者而言並不陌生。但我們所知的不過是吳哥窟、西哈努克和紅色高棉這些符號性的東西。喬·布林克利的實地採訪基礎上寫成的這本書告訴我們的是柬埔寨國內混亂和腐敗的政治以及國際社會不負責任的漠視如何造成了柬埔寨人民的苦難。 (推薦人:段其剛,出版人)
《小於一》 【美】約瑟夫·布羅茨基(Joseph Brodsky) /著 黃燦然/譯 浙江文藝出版社
布羅茨基的諾貝爾文學獎可能有一半來自《小於一》。這本書一頭一尾兩篇散文,《小於一》和《一個半房間》,是描述極權之下他們(我們)滿目瘡痍生活的經典之作,如同布羅茨基所說,你無法用一張《真理報》覆蓋住一片廢墟。(推薦人:李靜睿,作家)
《當知識份子遇到政治》 【美】馬克·里拉(Mark Lilla)/著 鄧曉菁、王笑紅/譯 中信出版社
數量驚人的知識份子為什麼會支持暴政?作者的答案是知識份子的敘拉古誘惑作祟。這是個令人沮喪的答案:作為知識份子首要職責的求真,有著與權力相似的偏執、傲慢和不寬容性格。此書加上湯瑪斯·索維爾《知識份子與社會》從認識論角度、保羅·詹森《知識份子》從生活角度的各自闡述,可視為一個合圍的全視角解答。(推薦人:蕭翰,學者)
《西方將主宰多久》 【美】伊恩·莫里斯(Ian Morris)/ 著 錢峰/譯 中信出版社
作者用自創的指標和模型,對人類文明史做出了全新的解讀。也許這種解讀不免有其牽強之處,但視野之開闊,視角之獨特,方法之新奇,都是關注人類文明進程的讀者值得閱讀思索的。(推薦人:謝文,互聯網評論人)
《鄰鎮戰爭》 【日】三崎亞記/著 林青華/譯 上海譯文出版社
在《鄰鎮戰爭》的世界裡,戰爭列入五年計劃,又由議會批准預算,然後有條不紊地被公務員們推進,至於戰爭中死去的人,只是計劃的一部分而已。三崎亞記冷靜想像了與1984不同的美麗新世界,恐怖進入日常生活,又被日常生活溶解消化,我們很容易忽視那張開戰通知單,夾在鎮民稅繳納期限和下水道費用的通知中間。 (推薦人:李靜睿,作家)
《主編死了:沒有主編才是新媒體》 陳序/ 著 中信出版社
此書圍繞在未來媒體生產中的核心環節——主編——來進行論述。貌似標題党的書名,其實闡述的是未來媒體內容生產的去中心化態勢。從這個態勢入手,可以理解所謂媒體轉型,究竟該如何揚棄百年來的媒體光榮傳統。(推薦人:魏武揮,互聯網評論人)
《硅谷百年史:偉大的科技創新與創業歷程(1900-2013)》 【美】阿倫·拉奧、皮埃羅·斯加魯菲/ 著 閆景立、侯愛華/譯 人民郵電出版社
以編年體的順序,從無線電技術、電晶體、積體電路,到人類基因組、互聯網和雲計算,詳盡地記述了硅谷在100多年中所發生的重大科技事件以及重要人物,通過此書,可以深刻理解硅谷的創新基因與社會邏輯。 (推薦人:魏武揮,互聯網評論人)
《赤裸裸的未來》 【美】派翠克·塔克爾(Patrick Tucker)/ 著 錢峰/譯 江蘇文藝出版社
這本討論大資料的書,其實質是討論大資料下的社會變化——這種變化有可能還未發生。這是一段赤裸裸的未來旅程,無可抵擋,區別僅在於:要麼你自己使用,要麼由他人代勞。(推薦人:魏武揮,互聯網評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