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是这个世界的解药》
韩松落
中信出版集团 2021-3
十年前,韩松落的《为了报仇看电影》是不少文艺青年喜爱阅读的电影随笔集。这本书中他写道,人都会本能地回避重,趋向轻,遇过于“重”的人,就像钓鱼钓到白鲸。其实,该书的写作也有一种举重若轻的魅力,他自称“感兴趣的只是看电影时候的愉悦以及电影里和我生活有关的部分,从房子的装修,到影中人的衣服,还有那些可以充当谈资的周边八卦”。
《故事是这个世界的解药》似乎也延续了这种轻盈的风格。本书源于作者的讲书音频专栏节目,选择了22位中外名家的代表作,其中既有严肃文学,也有流行文化、大众文化中耳熟能详的故事。也许会有人质疑,把文学简化成为故事会不会不妥,而把杜拉斯和《龙纹身的女孩》放在一本书里讨论,也显得有些神奇。但或许这一切都是作者的风格使然。其实,虽然看起来本书较“轻”,也不乏深入的思考,在阅读这些文字的时候,读者可以在摸索作者知识结构和感受文字的趣味中时时感到惊喜。
《重返暗夜》
[智利] 罗贝托·波拉尼奥 著 赵德明 译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1-3
当你死去灵魂还在,看到自己的尸体被担架工运去了一个巴黎私人豪宅,紧接着你发现豪宅主人——一位大名人竟然是恋尸癖,于是你的灵魂与名人展开了一场对话;当你是一个黑帮老大的马仔,到处帮老大物色女人,却自己爱上了她,你们陷入了致命的三角恋情之中;当你是一个37岁的女性色情电影演员,在疾病中回忆起自己的过去,尤其是与一名著名色情演员的爱情故事……
智利作家罗贝托·波拉尼奥的短篇小说集《重返暗夜》有着挥散不去的黑暗质地,在13篇小说里,有热爱文学的黑帮头目、掌握某种魔法的足球运动员,也有因被误认为艺术家而获救的士兵,在充满暴力、混沌和孤独的作品中,波拉尼奥用他充满优雅、激情和个人风格的写作,将一个个不可能的故事娓娓道来。
《中国叙事:批判与理论》
[美]浦安迪 编 吴文权 译
行思文化|上海远东出版社 2021-4
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系和比较文学系教授浦安迪(Andrew H. Plaks)以其《
的原型与寓意》奠定自己在学术圈的地位,他的《明代小说四大奇书》《中国叙事:批评与理论》《中国叙事学》等也是汉学名作。在本书中,浦安迪召集了12位汉学家——德沃斯金、欧阳桢、韩南、何谷理、夏志清、高友工、李培瑞、林顺夫、黄金铭、芮效卫、王靖宇以及他自己来关注中国的传统叙事学。本书涉及的内容有中国的四大名著、《左传》《儒林外传》、六朝志怪等小说,探索中国传统叙事脉络。
很多西方读者乃至今天的中国人都喜欢用西方的小说概念去理解中国的小说,并以这样的标准衡量中国小说,对西方人来说,无法恰切理解异域色彩,厌弃道德说教,觉得人物性格从头到尾都没有一点儿发展……如此等等,造成了阅读中国小说只是消遣的习惯。但是本书的作者们把西方的批评方法与以文化为根的批评理论区分开来,关注与西方大相径庭的中国叙事模式,探寻中国小说的诞生与兴起。
《1963:变革之年》
[英]罗宾·摩根 [英]阿里尔·列夫 著 孙雪 译
新民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1-1
上个世纪60年代是风起云涌的年代,越南战争、核军备竞赛、民权运动、法国五月风暴……许多事件都成为了人们关注和讨论的内容。本书作者、两位英国记者罗宾·摩根、阿里尔·列夫认为,1963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年份,因为在这一年之前,抗议的声音来自少数人,而这一年之后,以上的许多话题成为了意欲得到解放的青年人所奋斗的事业。
1963年之所以重要,就在于这一年,年轻人用音乐、艺术和时尚改变了世界。本书是许多今天的名人关于他们1963年经历的口述,读者可以看到,从音乐节到新兴的地下报刊,年轻人把自己的政治观点与音乐和艺术结合了起来。他们在好奇心、愤怒或者探索内心欲望的推动下,从被查禁的道路中解放出来,寻求个人的意义和真理。值得一提的是,本书由于作者为英国人,所以比较侧重英国在60年代变革中的情况,因此本书也尤其适合那些喜爱英国的人。
《后资本主义时代》
[日]广井良典 著 张玲 译
后浪|四川人民出版社 2021-4
本书作者京都大学心灵未来研究中心教授广井良典看到,资本主义至今为止的发展史也是资本主义逐渐对其内容进行修正的历史,是政府依次介入资本主义更为核心的部分,以及资本主义分阶段走向社会化的过程。也就是说,为了使得资本主义的理念存续下去,需要采取社会主义的措施。
那么,所谓的后资本主义时代是什么样呢?本书作者构想的后资本主义社会中,一方面,人们的需求现在已经趋于成熟和饱和,另一方面,地球资源的有限性越发突出,财富蛋糕总量无限扩大的前提是不再成立的,所以,如果人类还是要采取和过去一样的行为,就会彼此互断生路。作者认为,今后发展的两大支柱应该是抑制过剩和加强再分配。过去的资本主义导致了人与自然的割裂和人从共同体中独立出来,但是,到了后资本主义时代,人们会开始面向社区和自然,追求立足当地社区,从地方层面出发再到国家和地球层面逐层构建起政策措施和治理结构。
《火种:人类文明的最初成果如何在七个城市之间传承》
[英]维奥莱特·莫勒 著 郝静萍 译
果麦文化|浙江文艺出版社 2021-4
一直以来,科学史的叙述是——先是希腊人,再是罗马人,然后就是文艺复兴,那么其中的一千年时间都发生了什么呢?似乎这一时期的西欧,并没有产生什么足以为人称道的科学知识。那么问题在于,古代的那些数学、天文和医学书籍究竟遭遇了什么,它们是怎么保存下来的?
专注于文化史、思想史写作的英国历史学家维奥莱特·莫勒(Violet Moller)想要追寻古代科学思想在中世纪的旅程。在本书中,她关注的是欧几里得《几何原本》、托勒密《天文学大成》和古罗马名医盖伦的医学作品集。这几本著作被作者看作是“火种”,而传承它们的方式,则是数十代人在中世纪的抄写、翻译和传承,直到印刷术的诞生。通过这种方式,传统西方历史叙述的边界得以扩展,作者带领读者发现,是伊斯兰世界和中世纪基督教学者的深刻贡献,填补了从“罗马人”到“文艺复兴”之间一千年的空白。
《抑郁症:牛津通识读本》
[英]玛丽·简·塔基 [英]简·斯科特 著 杨娟 译
译林出版社 2021-4
在综艺节目《明星大侦探》第六季的“忘忧杂货铺”中,抑郁症成为了主题。探案结束之后,各位嘉宾就此期主题内容以及人物遭遇指出,抑郁症患者总被人说成是“作”“搞怪”“猛男落泪”,而实际上患者并没有办法控制,嘉宾们呼吁社会关注抑郁症患者以及该群体发出的求救讯号。“没有人会嘲笑感冒患者,也没有人会嘲笑癌症患者,所以请大家也不要嘲笑抑郁症患者。”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在《抑郁症:牛津通识读本》一书序言中,将抑郁症比喻成一只以情绪为食,时刻跟在人身边的黑狗,只要它待在你的身边,周围的一切都会变得暗淡模糊,你就会对任何人任何事都提不起兴趣。抑郁症如今已成为仅次于癌症的人类第二大杀手,据世卫组织估算,全球抑郁症患者超过三亿。在本书中,作者试图用通俗简洁的语言展现出相关研究和诊疗的情况,令读者对这种疾病产生科学的了解。
“反英雄史”三部曲
《不称职的英雄》《地心说的陨落》《死于理性》
万有引力|广东人民出版社 2021-4
英雄的样子,我们都很熟悉了。英雄的形象完美无缺,是世人榜样,他们唤醒人类、拯救世界,为男女老少敬仰和爱戴。那么“反英雄”又是什么意思呢?过去,像达尔文、哥白尼、拉瓦锡这样的科学家,出现在教科书里和科学史中,总是以一副严肃面孔示人,但人们很可能不知道,他们其实和普通人一样,有着自己的缺陷,他们的故事不是英雄的史诗,而是普通人改变世界的故事。
《不称职的英雄》《地心说的陨落》《死于理性》分别就讲述了以上三位科学家的人生故事。达尔文,和你我一样,怯懦、拖延、懈怠,家庭最大的开销之一是啤酒,他在神学主导的伦敦科学界游走,脑子里却是离经叛道的思想,过着奇特的双面生活。虽然他解开进化之谜只用了两年,发表《物种起源》却花了21年。他想尽办法拖延时间,坚决不发表进化论,原因是对手是上帝。而哥白尼呢,因为他没有什么科学的观测手段,就只能靠假设和大量计算,像个中学生那样,在星空里画辅助线,所以错误百出也是常态,而他竟然用谬误来证明真理。拉瓦锡的人生,则是追求理性而最终无法得到大革命的豁免,成为旧制度的替死鬼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