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海助港服务业走向国际

亚太日报

text

【亚太日报讯】前海,对许多人来说,还是陌生的地方。然而,这块隶属深圳、基本依靠填海形成的15平方公里土地,将在接下来的几十年,负载起香港和内地人不小的期望。

人们希望,前海成为“双跳板,利用它,深圳的高端服务业可以走向国际;还是这个“跳板,可以协助香港服务业走向内地市场。

深港合作优势互补

一方面,香港在服务业的优势可以借助前海,延伸到内地。“目前已经明确,香港的现代服务业进入到前海之后,其服务范围是整个广东。前海管理局有关负责人向媒体表示。

今年6月27日,国务院正式批准支持前海的多项先行先试政策,包括金融创新、财税优惠、法制建设、人才特区以及教育、医疗、电信等诸多方面。

专家评论,近年来国务院批复系统性的区域开发时,给予如此内容丰富、拓展空间大的先行先试政策,实属少有。

金融业成重中之重

虽然“政策红利多多,但前海的价值,市场能否买账?上周深圳在香港举办的前海招商会是个参考。会上,签约的企业有37家,签约金额超过2200亿元人民币。

前海将重点打造金融、现代物流、信息服务和科技服务四大产业基地,其中金融业是重中之重,此举被外界喻为构建中国的“曼哈顿。

“曼哈顿的构想引来学界关注。

香港人民币存量超过5500亿元,但流动性不足,特别是回流管道不畅。香港浸会大学金融学讲座教授、工商管理学院院长张仁良认为,未来可以争取设在前海的企业到香港发展人民币债券;允许香港投资者通过设在前海的金融机构,以人民币资金投资内地证券。

香港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宋敏则向媒体表示,考虑风险控制的金融创新才能保证不会马上夭折。在人民币贷款双向回流渠道问题上,要保证在贷款额度、区域等总量上的控制,也要避免套利风险。

最需要“制度红利

前海的开发,曾被解读为“深圳的土地,香港的制度,现在看来,不会如此简单。

有专家指出,深港两地关于前海规划的态度存在差异,且差异基于思维框架不同。内地政府习惯搭建框架、构建蓝图,常常会有5年计划、10年计划,然后再实施具体的措施;而香港政府更注重实务。

从目前前海的制度设计来看,人们似乎正朝着制度创新的方向努力:在治理结构制度安排方面,明显借鉴了香港的经验。

而被誉为前海“基本法的《深圳经济特区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条例》有20多处提到香港,明确提出前海应当坚持与香港紧密合作。这些都是积极的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