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援非医疗队员王海涛利用有限的医疗器械,创新手术方式,为患者进行二期手术,成功植入人工晶状体,帮助患者重见光明。 中国(山西)援喀医疗队供图 摄
中新网太原3月7日电 (杨静)非洲喀麦隆一位白内障患者此前在当地医院手术时发生意外,未能植入人工晶状体,山西援非医疗队员王海涛利用有限的医疗器械,创新手术方式,为患者进行二期手术,成功植入人工晶状体,帮助患者重见光明。
患者初次白内障手术后仅能看清放在眼前的手指。中国(山西)第20批援喀麦隆医疗队眼科医生王海涛7日告诉记者,经检查,患者眼部还有瞳孔移位等多种症状,配戴一千度的远视镜片矫正视力能达到0.7,他决定为患者进行悬吊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由于非洲医疗水平相对落后,物资短缺,很多在国内可以完成的手术在当地医院较难实现。王海涛进行眼科手术需要的一种特殊悬吊线,在非洲几乎找不到。
“几个月前,我开始研究用普通的一种角膜缝线缝合人工晶状体,但由于使用的针头不一样,且此前工作学习中,也未见过有人这样做,所以需要自己重新设计手术方式。”王海涛回忆,术前,他仔细查阅资料,观看类似的手术视频,反复设想手术步骤及需要注意的细节。
“由于术前准备充分,虽然是第一次用自己设计的手术方式完成此类手术,但仍信心满满。”在当地医生护士配合下,王海涛有条不紊地进行手术,切除前部玻璃体、分离粘连、用新的方法处理缝线、缝合……手术一气呵成,看到人工晶状体被顺利植入患者眼内,一旁观摩手术过程的当地医生与实习生连连称赞。
术后第三天,患者视力恢复到0.8,在第一次手术一个月后,患者重见光明。随后,王海涛及时将此次手术视频剪辑好,上传到自己建立的Whatsapp眼科专业学习群中,与当地医护人员分享交流。
“通过援非医疗工作,将国内先进技术带到非洲,因地制宜创新出适应当地条件的医疗技术,使技术的种子在非洲大地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王海涛说,这正是援非医疗工作的意义所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