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企業主“跑路”現象引發資金外流擔憂

APD NEWS

text

(因借款數億元無力償還而“跑路的江蘇常熟女老闆顧春芳因涉嫌經濟犯罪被刑事拘留,其名下的一家精品服飾店正在進行裝修,或已易主。)

資金鏈的斷裂風險,致使中國東部沿海省份企業主“跑路現象增多,不僅折射實體經濟之艱,並引發資金外流的擔憂。而導致資金鏈斷裂的原因,被指向銀行系統的壟斷及實體經濟的艱難,更直接說是一些地方民間借貸的風險變為現實,以及部分行業經濟環境的惡化使企業資不抵債。

迎著歐美債務危機影響下的絲絲寒風,記者近期從浙江到廣東一路走來,不斷聽到一些有關企業主“跑路的傳聞。在廣州市花都區獅嶺國際皮革皮具城,廣州錦淋皮具有限公司董事長林偉告訴記者,做皮具的有倒閉的,也有“跑路的,主要是個人經營原因。當地有不少人移民法國,有的在國外有生意。

在廣東採訪時,恰巧聽說清遠市源潭鎮新陶星陶瓷廠的老闆可能“跑路的消息。因為春節過後,這位老闆的手機一直關機。而熟悉的人說,這家企業的老闆雖是佛山人,但全家早就移民加拿大了。

因為老闆關機的消息沒幾個人知道,有工人節後陸續回來上班。承包新陶星4條窯線的工程師姚澤倫說,這家公司有8條生產線,有三四千名員工。儘管供應商的鼻子像警犬一樣靈,但這次還是沒有事先知情。因為老闆即使想“跑路,也不會在節前欠工人一分錢,以防走露消息。他估計,企業欠供應商貨款大概會有6億元。

新陶星的老闆名叫張漩慧,曾經在慈善會上捐錢很多。去年年底,他還大張旗鼓地增加了十台軋機。姚澤倫說:“去年以來國家調控加劇,銀根收緊,加上國外市場反傾銷,屋漏偏逢連夜雨,企業做不下去了。不是老闆做人不地道,實在是回天乏力。沒想到,這位老闆2008年金融危機時能撐下來,這次卻沒有挺住!截至目前,企業沒有再開工的消息,當地鎮政府幫著結清了企業節後所欠工人工資。

儘管企業“跑路的新聞不斷見諸報端,但來自政府與企業界的聲音多認為,企業主“跑路仍屬極少數現象。廣東省偉毅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文凱說,企業主“跑路多是個人原因,有的老闆把自己的錢投到別的行業虧了。

但企業主移民海外的勢頭,卻使得這種不負責任的“跑路現象變得尋常了。東莞市外經貿局副局長蔡康說,欠薪“跑路的企業都是外商。如東莞和輝針織有限公司每年出口一億多美元,但還是年前10月份倒閉了,聽說欠了近億元的債,好多小企業跟著他破產了,機器設備可能是押給銀行了。

2011年,廣東省有92家企業受國際市場萎縮影響關閉,41家企業受國家政策影響關閉。據廣東省外經貿廳介紹,珠三角關停倒閉的企業以傳統勞動密集型小企業為主,企業關閉的原因以自身經營因素影響為主,港澳台資企業居多。

“跑路現象在廣東叫“走佬。廣東經濟學會副會長董小麟認為,導致這種現象的直接原因是企業資金鏈斷裂,很大程度上與企業缺乏開拓市場能力有關,過分依賴海外市場與訂單,或者是不注意把自己的主業做深做透,轉行幹房地產等其他產業,把資金套住了,這與大的經濟環境有關係,也與國家對中小企業扶持不夠有關係。

值得關注的是,大多能夠“跑路的企業主,多數事先進行了海外移民。董小麟認為,許多企業主創業初期存在不合規、不合法的經營行為。在一種逃避心理的促使下,一些企業主便早有了移民海外的打算和行為,這令人產生資金外流的擔憂。

對於實體經濟的艱難,當前大家有目共睹。這也是社會資金“脫實就虛的重要原因。浙江省國際經濟貿易研究中心主任張漢東認為,這幾年做實業利潤非常低,或者沒有利潤,癥結在哪裏?資金存銀行負利率,民間融資受限制,這也是導致一些企業主“跑路的原因。

儘管當前外貿經濟形勢空前嚴峻,但記者在各地採訪中看到,一大批未雨綢繆的外貿出口企業通過近年來的轉型升級,已成功渡過“利潤生死線和“轉型困惑期,迎來創新發展的加速期。從賠錢到賺錢,從低附加值到高附加值,從貼牌到買牌、創牌,“中國製造正經歷一個從低端走向高端的褪變歷程。無數企業逆境圖存的經驗表明,凡是轉型升級做得早的企業,應對危機的能力就變得更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