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内陆咸水湖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显现 多物种数量明显增加

中国新闻网

text

图为在青海湖的越冬水鸟。 李江宁 摄

中新网西宁12月30日电 (李江宁)30日,记者从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获悉,日前,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组织开展冬季巡护巡查和越冬水鸟、普氏原羚交配前期监测工作。监测结果显示,青海湖区域内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显现,多种越冬水鸟及普氏原羚种群数量均呈增长趋势。

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的青海湖是国际重要湿地、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是世界高原内陆湖泊湿地类型的典型代表,是水鸟的重要繁殖地和迁徙通道的中转站,是中国西部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水汽循环通道,是维系青藏高原生态安全的重要水体,也是阻止西部荒漠化向东蔓延的天然屏障。

据介绍,在巡护巡查期间,对水鸟样点的监测中,共记录到越冬水鸟赤麻鸭、绿头鸭、普通秋沙鸭、大天鹅4种1800余只,主要集中分布于青海西宁湟中区泉湾、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切吉河口、江西沟等未上冻水域,其中在泉湾、切吉河口监测到大天鹅200余只。通过数据对比,近三年大天鹅在青海湖畔越冬的种群数量稳定在200-400只之间。

图为普氏原羚。 李江宁 摄

据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工作人员魏启超介绍,12月正值普氏原羚交配前期,此次对15个普氏原羚样区进行监测,共监测到普氏原羚3000余只,较去年数量增加700余只。普氏原羚是中国特有的哺乳动物中数量最少的物种,也是中国甚至世界上有蹄动物中处于最濒危的物种。

另据中新网记者了解,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监测,青海湖裸鲤资源蕴藏量达到10.04万吨,较上年增加0.74万吨,增长7.9%,较保护初期增长了38倍。

目前,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湿地面积持续增加,水体自净能力明显提高,青海湖裸鲤种群资源进入恢复期,“以鱼净水、以鱼养水、以鱼抑藻、以鱼控草”生命共同体已初步形成。(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