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日報訊】(記者劉讚)日本沖繩縣近日發生美軍士兵酒駕傷人事件,而上月剛有一名沖繩美軍人員因涉嫌遺棄屍體而被捕,此次事件再次“點燃”沖繩民眾強烈的反美情緒。
分析人士指出,駐日美軍作亂問題已成為影響日美兩國關係的敏感因素。駐日美軍違法亂紀如陰雲般籠罩日本,從根源上看是由兩國在同盟關係中地位的不平等造成的,最終卻迫使日本民眾吞下政府錯誤決定帶來的苦果。
反美情緒再高漲
當地時間4日深夜,美軍駐沖繩嘉手納基地女兵艾梅·梅希亞酒後駕車在日本國道上逆行,與兩輛汽車相撞並導致兩人受傷,其中一人傷勢嚴重。沖繩警方以涉嫌酒後駕駛逮捕了梅希亞。酒精檢測結果顯示,梅希亞體內酒精含量達到法定上限的約6倍。
上月19日,沖繩警方以涉嫌遺棄一具年輕女屍為由逮捕了一名美軍男性文職人員。棄屍事件引發了沖繩當地反美浪潮,日本政府也向美方表示抗議,美方對此道歉。為防止類似事件再次發生,駐沖繩美軍將5月27日至6月24日定為“哀悼期”,禁止軍人在這段時間內到基地外飲酒和住宿等。
然而,在“哀悼期”開始僅一週後,美軍就再惹事端,這令當地民眾震驚和憤怒。在5日舉行的沖繩縣議會選舉中,支持縣知事翁長雄志、反對駐沖繩美軍普天間基地縣內搬遷計劃的政治勢力贏得過半數議席。日本媒體普遍認為,上述兩起事件的接連發生推高了沖繩縣民眾的反美情緒,對選舉結果產生直接影響。
日美政府忙“滅火”
美軍士兵酒駕傷人事件發生後,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防衛大臣中谷元等政府高官紛紛發言,表示“遺憾”。首相安倍晉三也在6日舉行的政府執政黨聯絡會議上表示,對美軍在設立“哀悼期”整肅軍紀之際發生這一事件,表示非常“遺憾”。
日本外相岸田文雄5日向美國駐日大使卡羅琳·肯尼迪提出抗議,要求美方徹底整肅軍紀,防止再犯,併為調查提供全面合作。肯尼迪表示“對事故受害者及其家屬衷心道歉”,並稱將全面協助日方調查。駐日美軍司令約翰·多蘭也發表聲明,對事件“深表遺憾”。
安倍政府發出抗議聲音,美方則放低姿態表示道歉,這與棄屍案案發後雙方的應對如出一轍。分析人士指出,這種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的姿態,其實是日美兩國政府上演的雙簧,目的是儘快平息民憤,降低事件影響,維持日美同盟關係。
在兩國同盟關係中,日美各有所需:日本需要美國提供安全保障,其謀求的國家“正常化”和武裝鬆綁也只有得到美國支持才能實現;而美國則需要日本成為其控制亞太的前沿基地,還需要拉攏日本為其“亞太再平衡”戰略效勞。
作為駐日美軍基地最為集中的縣,沖繩頻繁發生由美軍造成的事故和犯罪案件,縣內民眾反美情緒強烈,日美兩國政府達成的普天間基地搬遷計劃因遭沖繩民眾反對遲遲無法實施。如何平息民眾反美情緒,已成為日美同盟中的一個關鍵問題。正因如此,每當有關於美軍的醜聞發生時,日美兩國政府都不得不小心應對,慎重處理。
平等地位難實現
在最近這兩起事件中,日方表現似乎強勢而美方態度謙卑,但這卻並不能掩蓋日美同盟中日弱、美強的不平等實質。
根據1960年生效的《日美地位協定》,駐日美軍在司法方面享有一系列特權。例如,對美軍基地軍人和工作人員犯罪的第一審判權“執行公務時”在美方,只有“非執行公務時”才在日方,但嫌疑人是否在“執行公務”卻是由美方說了算。如果美方首先控制涉嫌犯罪的駐日美軍士兵,只有在日方對其進行起訴後美軍才必須交出嫌疑人,這意味著日方在偵查階段無法逮捕嫌疑人並對其進行調查。
這些特權是造成美軍在日犯罪屢禁不止的根本原因。日方曾多次要求修改《日美地位協定》,但美方僅同意對協定的“運用”加以改善。上月的棄屍案發生後,日本國內又出現了要求修改《日美地位協定》的聲音。
《日美地位協定》的不平等性在日本國內飽受詬病。日本共產黨曾尖銳地指出,在與美國有駐軍地位協定的國家中,美軍在日本的特權大大高於在同為二戰戰敗國的德國的特權,也高於伊拉克戰爭後在伊拉克的特權。這對日本無疑是巨大的屈辱。
專家指出,這種不平等導致的駐日美軍橫行無忌,其實是日本自身戰略選擇帶來的後果。同為二戰戰敗國,德國通過反省侵略歷史實現了與歐洲國家的和解,通過融入歐洲擴大了其世界影響力,不僅實現了國家的“正常化”,也在盟國美國面前贏得了尊重。
日本卻不願承認歷史錯誤,反而希望淡忘甚至美化侵略歷史,無法得到當年遭受過日本侵略的亞洲鄰國的諒解,其實現國家“正常化”的努力也遭到亞洲鄰國反對。而美國視日本為一個可利用的“工具”,因此一方面對其錯誤的歷史觀採取縱容態度,另一方面也不在意對日本造成的“傷害”。
在這種情況下,日本始終處於美國附屬品的地位,喪失了與美國成為平等夥伴的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