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家队的成员,中日友好医院援助湖北医疗队已经在危重症病房战斗一个多月。生死一线,他们用捍卫生命的誓言与时间赛跑。今天,我们就走近这里的护士长,在每一个细节中与病毒搏斗,在无微不至的关怀里,她告诉患者,即便远离家人,但病房里没有孤单,我们共渡难关。
刚刚进入病区,赵培玉就赶紧跑到了29床前。由于病情危重,已经在ICU躺了十几天的患者,产生了焦躁的情绪。赵培玉和护士们一边挪动着随时可能被病人踢扯掉的导管,一边安抚着患者,整个过程,她们接力紧紧握着老人的手。
中日友好医院援助湖北抗疫国家医疗队护理组组长 赵培玉: 这些病人躺在这个病房里的时候,没有家人陪伴。她对这个病也比较担心,会更觉得孤独、害怕。这个老奶奶我们去拉着她的手的时候,我觉得人在特别无助的时候,人和人之间这种最直接的接触,是没有什么力量可以能够比拟的。更多的是给他们一种陪伴,给他们一种力量,帮他们一起渡过这段艰难的时间。
在中日友好医院接管的近50位危重症患者中,几乎都是像29床这样的中老年人,除新冠肺炎外,许多还患有多重基础病。每天,对于赵培玉和护士们来说,除了要面对病人因恢复缓慢带来的情绪波动,更大的挑战是患者复杂多变的病情。哪怕是输液器上的一个血点,都有可能直接成为影响生命的重大隐患。
中日友好医院援助湖北抗疫国家医疗队护理组组长 赵培玉: 这个病人,刚刚上了人工膜肺,他的抵抗力是非常低的,哪怕就是一个小的回血,都可能引发患者一个严重的继发性感染。所以每一个细节我们都要想到,更要做到。
在护士们的眼里,赵培玉是个细节控。每天从每一个仪器上的数据指标,到每一位病人的饭量,从病房里的每一个针管,到每一台机器的状况,赵培玉都要带着护士们逐一核查,哪怕是一块刚刚从病人身上取下的尿不湿,她都要和护士们为其称重、记录,并和之前数据进行比对。在她看来,面对狡猾的新冠病毒,多一分细致,就能多提前发现一分风险,多一分准备,就多一分赢的机会。
中日友好医院援助湖北抗疫国家医疗队护理组组长 赵培玉: 这些新冠肺炎患者病情变化非常快的。护士要24小时关注到病人每一个细微的变化,提前预判出来有没有这样的一个风险,要提前去预防,不要等它(风险)出现,不要让它出现。
今年,已经是赵培玉在护理岗位上的第18个年头。2003年,25岁的她第一次穿上防护服走进了非典的病房。17年后,曾经的紧张彷徨,化作每一个细节的从容应对,但是,当以护士长的身份再次奔赴一线,赵培玉说,除了护佑生命,她还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中日友好医院援助湖北抗疫国家医疗队护理组组长 赵培玉: 病人经过了一场生死战争,我们也一样。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有太多的危险了,很多的护士没有进过隔离病房的经验。
在赵培玉的团队里,许多都是第一次穿上防护服的八零后九零后的年轻护士。从防护知识到操作技巧,每天,赵培玉抓到个护士,就会不停地唠叨一通。生怕哪个细节护士记不住,赵培玉就在病区为护士们录制操作小视频。
中日友好医院援助湖北抗疫国家医疗队护士 庞杨: 她压力特别大,各个方面她都要考虑到。还要关心我们每一个队员,这些小视频虽然录起来不是那么复杂,但是对我们每个人的帮助是特别大的,在专业上肯定是给我们指明了方向。
中日友好医院援助湖北抗疫国家医疗队护理组组长 赵培玉: 这个团队里头每一个护士,我要把她们安安全全地护送回去,然后让她们在身体上不要出现任何的一些感染情况。
傍晚,回到酒店的赵培玉还依旧闲不下来。她的手机里,密密麻麻地记录着每一位护士的生日。
中日友好医院援助湖北抗疫国家医疗队护理组组长 赵培玉: 这边过生日的时候,我们可能买不到什么蛋糕,就用一个特别的特殊的蛋糕来代替一下。大家离开家来到武汉,工作很辛苦,也很不容易,现在不能跟家里人在一块,我们这儿就是他们的家。
中日友好医院援助湖北抗疫国家医疗队护士 庞杨: 她跟我们每个人都说,如果有任何的事情都可以去找她,无论是心理上的还是生活上还是工作上的,赵老师就像大姐一样,特别细心地关怀,无微不至地照顾。
守护着病人,守护着战友,但是,赵培玉却没法守护家人。今年,儿子就要中考了。赵培玉说,从来没有和儿子分开过的她,却在儿子最关键的时候,离开了他。
△赵培玉给儿子的信
中日友好医院援助湖北抗疫国家医疗队护理组组长 赵培玉: 自打你出生,我的假期就是为你准备的。可这一次不是,这次离开你是为了我们的国家,国家需要妈妈。希望我们能很快打胜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早日回到你身边,爱你的妈妈。
(总台央视记者 黄达 周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