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类APP涉黄暴露出哪些问题?

亚太日报

text

作者:熊丙奇

一些面向中小学生的学习类APP竟暗藏“小黄文”“荤段子”。记者调查发现,此类APP确有相当数量涉黄,把网络课堂变成了“污秽温床”。

记者从安卓、苹果等手机操作平台的应用商店下载了20余款学习类APP,发现其中近1/4存在数量不等的涉黄内容,尤其是一些互动讨论版块,相当程度上已沦为“黄泛区”。

学习类APP泛黄,究竟谁该负责?怎样给孩子营造健康的学习环境?

目前学习类APP的“涉黄”问题,其实是教育培训机构监管、经营,以及家庭教育的老问题的新体现。针对学习类APP的涉黄问题,要理顺对培训机构的监管体系,改变培训机构的同质化状况,同时,家庭教育要重视陪伴引导学生合理使用网络与智能手机,需政府、APP运营方和家长需形成合力。

学习类APP涉黄,至少暴露出三方面问题。

其一,部分学习类APP处于监管的灰色地带,游离在监管之外。客观而言,目前开发、运营学习类APP缺乏明确的审批、监管体系。从其内容提供看,应该按教育培训机构对待,但是,我国对教育培训机构的审批、监管,目前也存在灰色地带——由于获得办学许可证难,有的注册为教育咨询公司,却进行教育培训;还有的则无证无照经营。线下教育培训机构都是如此,在线教育培训,包括学习类APP的问题就更严重。

理顺对教育培训机构的监管,笔者建议实行工商监管+备案制,即所有营利性教育培训机构都实行工商注册,在具体经营时,对教育培训(服务)项目实行备案制。这有利于把所有教育培训机构都纳入监管,防止部分机构游离在监管之外。

其二,学习类APP,目前处于快速扩张期,不少APP运营方为扩大市场份额,不重视质量,而只注意营销,加之我国教育评价体系单一,学习类APP提供的服务大同小异,在营销中就会出现恶性竞争方式,或者以打擦边球的内容吸引未成年学习者。所谓恶性竞争,就是在对方APP发布不健康内容;所谓打擦边球,就是在APP中用暧昧的带有色情意味的话题,来吸引处于青春期的学生的关注。

这是偏离学习类APP的服务宗旨的,对此,工商部门和文化部门,均可依法对涉黄APP做出处罚。而更重要的是,学习类APP应该把精力用到提供优质教育服务,重视教育品质上。

同质化、低水平恶性竞争也是我国整体教育培训业的普遍问题。

要改变这一情况,一方面需要培训机构有自身明确的服务定位,另一方面,则需要我国改革教育评价体系,促进多元教育和个性化教育。在多元教育与个性化教育的大环境之下,教育培训机构才会走出同质化困境,会根据学习者的不同教育需求,提供差异化的服务。

其三,家长对学生使用学习类APP,不能简单的一禁了之,也不能完全放任不管。学生要不要用学习类APP,是存在争议的。有的赞成,认为这便于学生更有效完成作业,有的反对,担心使用APP的学生,形成依赖症,而且会受不良信息影响。这需要家长理性选择,并重视对孩子使用学习类APP的指导。

首先,应该选择有合法经营资质的APP,不能被APP的营销宣传所蛊惑。

其次,要指导孩子合理使用APP,包括控制使用时间,利用APP开拓作业思路,发现不良信息时要主动屏蔽或者向运营方举报等。

再次,和学校一起,对孩子进行性教育,如果没有正规渠道对青春期的孩子进行科学的性教育,孩子就会从其他渠道(包括网络论坛)获得,而这些大多是不健康的,科学的性教育,绝非对孩子进行性交教育,而是要告诉孩子性道德、性健康、性保护等十分重要的知识与价值观念。

我国舆论一直呼吁要加强对孩子的性教育,可是,真正落实和推进这方面的教育,面临很大阻力。

对于学习类APP涉黄,不能掉以轻心,要针对其暴露出的深层次问题标本兼治。

(来源:观点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