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伊相互“极限施压”,但应会避免全面摊牌

亚太日报

text

当地时间1月3日凌晨,美国无人机空袭炸死了伊朗革命卫队“圣城旅”指挥官苏莱曼尼,令中东局势再度变得紧张、复杂。

“圣城旅”是专门从事伊朗海外“代理人战争”、海外盟友培训,以及间谍和反间谍行动的特殊机构。作为这个机构的长期“掌门人”,苏莱曼尼在伊朗针对美国、以色列的一系列间谍、反间谍行动,以及扶持伊拉克盟友“人民动员组织”,打击“伊斯兰国”并趁机扩大伊朗和什叶派在伊拉克影响力,扶持也门胡塞武装对抗沙特联军等行动中表现活跃。早在小布什时代苏莱曼尼就已是美国军情部门的眼中钉、肉中刺,也是美国军情部门、国内强硬派以及以色列军情机构几番跃跃欲试要“定点清除”的目标。

但小布什和奥巴马均否决了“定点清除”选项。而苏莱曼尼被杀事件发生后,从美国各路盟友和国内各相关部门的不解甚至不满的反应中可看出,特朗普此举出乎他们中大多数人的预料。特朗普此前对伊朗并未表现出十分激进的态度。他曾在最后关头叫停了针对伊朗击落美国无人机的大规模军事报复计划,还将一直试图在美伊间“撮火”的前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博尔顿扫地出门。

然而,特朗普却对正在伊拉克“出差”的苏莱曼尼下了“毒手”,并引爆了中东局势。特朗普之所以要如此,原因可能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主张对伊朗强硬”是特朗普自从政以来的一贯主张,也是特朗普时代美国在中东“铁三角”(美国-以色列-沙特)布局的基点。近4年来的事实证明,特朗普在这类关键命题上从来就缺乏“弹性”。

第二,苏莱曼尼事件发生前,因美国空袭不断造成伊拉克什叶派社区人员伤亡,什叶派民众包围了美国驻伊拉克使馆,并一度冲入使馆区。尽管此举并未导致美方伤亡,但美方很容易将之与1979年那场持续444天的美国驻伊朗大使馆“人质事件”联想起来。且美方认定此事系伊朗指使,所以试图以杀掉苏莱曼尼来吓阻对方采取类似行动,就成为一种可能性大增的选项。

第三,事发后特朗普在推特上留言“伊朗在战争中从来没赢,在谈判中从来没输”。国务卿蓬佩奥密集联络各相关国家领导人和同行,不厌其烦说服各方相信“炸死苏莱曼尼会令中东局势降温而非升温”,“我们是在阻止战争而非挑起战争”。其实这并非完全是外交辞令,而是表达了特朗普团队的一种一厢情愿的构想,即“通过强硬手段迫使伊朗接受美方满意的谈判框架”。简单说,苏莱曼尼被杀事件,是特朗普所习惯采用的“极限施压”手法迄今为止最冒险、最激进的一次尝试。

然而伊朗方面也并没有乱了阵脚。

1月5日,伊朗发出“考虑中止履行伊核协议义务”(请注意并非退出伊核协议)的威胁。仅隔一天,伊朗方面又表示,如果美国同意回归“5+1”框架,则伊朗“不反对与美国谈判”。这些举动表明,伊朗也在趁机对美实施“极限施压”,迫使后者回归对伊朗有利的谈判框架。这种“极限施压”实际上早在伊拉克“使馆风波”时已露出端倪,而苏莱曼尼事件的猝然发生则让伊朗决策层抓住了一根“化悲痛为机遇”的稻草。

1月4日,伊朗最高宗教领袖哈梅内伊任命卡尼准将接任“圣城旅”指挥官。此前数小时,伊拉克“人民动员组织”也任命了新的副主席阿米里。这一系列迅速的人事安排表明,伊朗及其地区盟友正在以超乎外界想象的速度重新搭建“什叶派之弧”的指挥体系和人事班底,以填补两位干将死亡之后的空缺。

可以想见,在这种相互“极限施压”且缺乏信任的氛围下,“后苏莱曼尼时代”的海湾局势将会持续紧张。但对抗双方中许多人应该都会竭力避免把最后一根弦绷断,因为全面摊牌的后果是双方都难以承担的。

(来源: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