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多管齐下去杠杆:杠杆率结构改善,企业债务增速有望放缓

亚太日报

text

在坚持多管齐下、多种措施的去杠杆之后,中国的债务情况出现积极改善。

近期标普全球评级公司发布的报告称,中国企业部门激增的债务增速可望在未来两年内得到控制;野村证券也在11月7日表示,中国金融去杠杆初见成效。这是继德意志资产管理公司和彭博社之后,国际机构再次关注中国去杠杆的成效。

中国企业债务增速在未来或出现拐点,增速有望放缓

在外界谈论中国杠杆风险的时候,内部结构一直是焦点问题,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曾指出,中国债务的主要问题是“企业部门债务占GDP的比例较高”。值得注意的是,这一问题有望在未来得到改善。

标普全球评级公司对中国最大的220家企业进行调查发现,中国去杠杆的成效在2016年末开始显现。得益于自身盈利水平改善以及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有力措施,中国企业有可能在未来两年内控制其激增的债务增长,并预计到2021年,中国企业每年的债务增长速度将下降至12%。

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全球首席经济学家花长春表示,这或是意味着中国债务增速的拐点出现,到2021年之后,中国企业债务增速不像之前上升得那么快了。“今年以来外需、内需都比较旺盛,商品价格也有所上涨,这些都带来了企业盈利,今年通胀的贡献可能更大一点。预计明年CPI上涨,也有可能让债务增速在未来出现拐点。”

值得注意的是,标普此次调查样本的三分之二为国企,上述结论也意味着,处于去杠杆“重中之重”地位的国有企业的债务水平有望转好。

调查显示,由于2016年初大部分商品价格从低位回升,金属、采矿、石油和天然气等行业盈利能力得到最大提升,而国有企业在大宗商品和上游行业中又处于支配地位,国企利润增长情况也比较明显。与此同时,由于政策引导国有企业控制和降低杠杆率,企业做好开源节流,这些举措正在起作用。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印证了上述结论,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达21788.5亿元,同比增长24.9%,实现收入和利润持续较快增长。

“企业盈利转好可能意味着企业会做一些还债,但目前需求还没有特别明显。”花长春认为还需要进一步观察,但毕竟已经出现一些积极信号。

标普的调查进一步表示,要遏制企业债务,兼并是有效途径之一。中国政府在巩固金属和采矿业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功,稳定了最弱势公司的财务状况。但最终降低债务率将要求对杠杆率、资产出售和股权筹资等进行更严格的监督。“这需要时间,第一步将是对不同行业国有企业的杠杆水平进行差异化监督,并加强对投资和资本支出的监督。”

杠杆率的内部结构改善

企业债务水平、尤其国企债务水平的改善,或可管窥中国今年以来去杠杆的成效。实际上,随着企业部门杠杆率的好转,整个内部结构都在趋于改善。

“总的来说,当前的中国债务在比较稳定的水平。目前,民企债务率不高,国企企业又盈利,地方融资平台来看,土地价格也不错。”花长春表示。

根据中国社科院9月底发布的《2017年第二季度中国去杠杆进程报告》,2017年第二季度,包括居民、非金融企业和政府部门的实体经济杠杆率较一季度末上升了0.7个百分点,总体态势趋稳。与此同时,居民部门和非金融企业部门间存在杠杆率转移:二季度相比于一季度,居民部门杠杆率上升1.3个百分点,而非金融企业部门杠杆率下降1.4个百分点,表明杠杆率内部结构有所改善。

与此同时,金融部门杠杆率继续回落。从资产和负债两端分别统计金融部门的杠杆率皆有所下降,资产方衡量的金融部门杠杆率由一季度末的77.3%下降为74.2%,负债方则是由65.6%下降为64.3%。两种口径所统计的金融杠杆率下降均超过一个百分点,资产方衡量的口径下降更大。

中国社科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国家资产负债表研究中心主任张晓晶近日撰文指出,杠杆率内部结构改善可以降低风险。“不同部门不同主体负债能力与运行效率是一不样的,其承担风险的能力也不一样。比如,政府部门掌握的资源多,负债能力强,杠杆率向政府转移可以适度减弱风险;同样,居民部门目前的杠杆水平较低,负债空间较大,从而居民部门适度加杠杆也能降低总体杠杆率风险,但一定要防止过快增长。政府部门与居民部门加杠杆,就为企业部门去杠杆赢得了时间和空间。”

其中,针对目前居民部门债务增速较快的情况,花长春认为不必过于担心:“虽然增速快,但水平并不高。而且中国居民债务和国外不同的地方在于,绝大部分的负债不是消费,而是房地产信贷,质量比外国好。与此同时,高家庭储蓄率也形成支撑作用。”

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邵宇表示:“经济发展需要一定的债务,适度的杠杆是必要的。杠杆率过高会产生泡沫和影响市场,但去杠杆不是零杠杆,要温和适度,使得各个部分处在均衡状态。从目前来看,国企部分的的杠杆增长已经慢下来,居民和地方融资平台增速虽然比较明显,但从对贷款投放和控制地方融资的政策来看,看到了政府的决心。”

(来源: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