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南华早报》8月24日文章,原题:美中紧张正将两国民众的彼此看法笼罩于乌云下 美国人和中国人相互了解吗?让我们先看看美国人获得并塑造(对华)看法的三种信息。首先,全球媒体、决策圈与商界都充斥大量与中国有关的经济、金融数据分析。其次,是有关中国在外交事务中的日益自信等报道频繁占据新闻头条。第三是中国的政策声明以及对西方抨击的严厉反应。这些信息渐渐汇集成一个日益强大的经济、军事巨人形象。但个中挑战在于:如何将这个“巨兽”形象与民调显示的中国民众对政府的高度信任统一起来?
中国已使8.5亿人脱贫,并打造出庞大中产群体,其他社会福祉也在提升。与欧洲列强的崛起史截然相反,中国经济崛起并未借助任何军事侵略或领土征服。为解决(认知)差异,(西方)需深入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并体会正发挥作用的“混合价值观体系”。尽管吸收了民主、个人权益、竞争等西方元素,中国仍深受其悠久文明价值观的影响,比如更有利于维系集体利益的团结、稳定、纪律、克己、和谐等。
与阴阳变化一样,西方自由与中国文明的价值观有时紧张,有时相得益彰。仅通过西方价值观和情感判断中国,会陷入“将方钉强行敲入圆孔”的风险。需细察此类报道是否被置于更广泛的文化和地缘政治背景下,有关事实和分析是否全面,而非失之偏颇地去契合预先设定的中国叙事。
那中国人了解美国人吗?受过良好教育的中国人往往从多个源头获取与美国有关的信息:西方媒体、社交网络,在美国学习工作生活的亲朋好友,译著、艺术、娱乐及官媒等。2018年超过1.6万种西方语言书籍被译成中文。西方发表的大量文章每天都被译成中文。
那中国人看到美国有问题的一面吗?当然。他们目睹(美国)日益抬头的民粹主义、贫富差距、枪支暴力、种族偏见和随处可见的无家可归者。即便如此,中国年轻人仍受到美国教育、科技、艺术的创造力和活力的激励与吸引。但疫情引发的种族罪行和美政府日益极端的反华言论,最终在许多中国人的心中播下怀疑和犹豫不决的种子。
对中国人来说,美国象征着冲突、个人主义、贪婪和深层次社会分裂,但其开放、创新和企业家精神也无与伦比。不幸的是,(如今)美国人对中国的普遍看法正无可救药地陷入过于简单化、日益恐惧且引发仇恨的极度夸张的泥潭中。(作者Song Bing,崔晓冬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