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日报记者丨杨思遥
今年的奥斯卡最佳影片《水形物语》已经在中国上映一周多了,作为偏向文艺的奇幻爱情片,它在中国院线票房取得了破亿的不错成绩。
这部看似披着“美女与野兽”外衣的暗黑童话故事片却不流于表面。除了唯美的画面和怀旧的音乐以及向经典老片的致敬外,这部电影更是美国大部分边缘人的写照。它讲述了从被上司开除的同性恋画家、被赶出餐馆的黑人夫妇、再到像艾丽莎这样的残障人在社会中艰难却又努力求生存的故事。和女主坠入爱河的人鱼,来自异乡无依无靠,面对保镖的虐打毫无还手之力,这样的他更像一个边缘人的象征。
人鱼消失后,保镖审问清洁女工
故事背景设定在1963年,美苏冷战时期。电影伊始,呈现在观众眼前的是哑女艾丽莎的一天。煮鸡蛋做早餐,洗澡时自慰,擦好黑皮鞋去上班。瘦小的身材、平凡的面孔、暗淡的眼神,怎么看都是一个平凡到不能再平凡的普通人。在日日重复的生活中,平凡哑女艾丽莎也会像《蒂凡尼的早餐》中的赫本一样,驻足在橱窗前凝视美丽的红色高跟鞋;她也会随着电视中播放的歌舞片而起舞;甚至会幻想自己唱歌的场景。
平静被打破起始于凶神恶煞的保镖头子运来一口装着军方研究对象——一条来自南美亚马逊的男人鱼的箱子。一天,负责打扫卫生的艾丽莎和同事泽尔达在被关人鱼的房间发现了两个被咬掉的手指,她大胆而淡定地捡起断指并装进纸袋。此时的艾丽莎注意到水底藏着一个未知生物。当她将水煮蛋放在关押人鱼的水池前时,两者的羁绊便已建立。
人鱼
女主向人鱼比划手语,教他认识事物。她甚至在人鱼面前放飞自我,拖地时也不忘翩翩起舞。在他们情投意合时,完全不知道危险正在步步逼近。此时苏联已经将狗送入太空,而美国对于人鱼的研究停滞不前,再加上苏联暗中争夺人鱼,于是保镖提出活体解剖以取得进展。女主闻讯,立刻决定营救人鱼。
看到这里,部分观众会产生这样的疑问——作为人类的艾丽莎,为什么会对这样的非人类生物奋不顾身?毕竟,古语有云“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女主与人鱼深情对视
其实,影片在前半部分就这一问题做了不少铺垫。女主不仅是一个哑巴,还是一个弃婴,身世凄惨的她在社会底层搬砖。她和当时备受歧视的男同性恋画家是朋友,和黑人同事也是好友。所有的边缘人群在这部电影中抱团取暖。所以当看到并非同类的男人鱼,她不仅不会像保镖那样排斥还会怜惜男主。 身体上的残缺没有限制她思想的健全。 于女主而言,懂她、平等待她的人鱼男主并不是异类,不把她当人看的保镖才是。
另外,本片的女主并不是一个胆小的人,相反她极富勇气。电影的前半部分对这一事实就有所描写,比起惧怕断指的黑人同事,女主微笑着将断指放进全是芥末的早餐袋,其表现不得不可谓大胆矣。
更重要的一点是,在人鱼眼里女主是一个完整的人,并不比正常人少点什么,是和所有人平等的生命。两个不完整的生命,因为爱,变得完整。
此片延续了导演吉尔莫·德尔·托罗的一贯风格,对拉美魔幻现实主义风格的极致喜爱和对色彩美学的尽情运用,运用各种符号和隐喻。同时也此片也延续了陀螺(导演托罗的外号)的一贯电影拍摄手法,用童话的形式来反映冷战时期的恐怖和黑暗,美苏明里暗里各种较劲,社会矛盾激化。
总得来说,陀螺这次并没能让人惊艳。《水形物语》是一部四平八稳的作品。故事太过老套,从电影的前三十分钟就能猜到全片的后续发展。这样的剧情俨然一块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而过多的脸谱化角色,更像是为了迎合好莱坞的政治正确而故意炒出的大杂烩。
让人眼前一亮的是演员的表演。
饰演女主的莎莉·霍金斯算不上传统审美里的美女。影片一开头,她满是褶子的脸和暗淡的眼睛让人觉得毫无生气,甚至一度怀疑这真是一个“美女与野兽”的故事么?可随着剧情的推进,女主不说一句话,却用灵动的表演紧紧地抓住了观众的心。准备营救人鱼时,她湿润的眼眶;反抗保镖时,坚定而挑衅的眼神;以及后来和人鱼相拥时,她洋溢着幸福和爱的眼睛,那一刻她整个人如脱胎换骨般地闪着光,正如影片最后的那一首诗歌般美丽动人。
和人鱼拥抱的女主
Unable to perceive the shape of You,
I find You all around me.
Your presence fills my eyes with Your love,
It humbles my heart,
For You are everywhere
推荐观影指数:三颗星
虽然故事老套,但是演员表演给力,再加上场景美、配乐好听,可以一看。
(来源:亚太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