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两艘驱逐舰撞船报告:没人清楚该如何专业操作

text

今年1月起,美国军舰在亚太地区连续发生了多起事故。第七舰队“菲茨杰拉德”号驱逐舰和第七舰队“麦凯恩”号导弹驱逐舰的撞船事故,更是造成17名美军士兵死亡。包括第七舰队司令在内的多名高官因此被撤职。

11月1日,美国海军发布了“菲茨杰拉德”号和“麦凯恩”号事故调查报告。报告指出,这两起造成士兵伤亡的事故都是“可避免的”,事故均因不遵守规程、缺乏训练、指挥不当等“人祸”造成。

报告显示,在“菲茨杰拉德”事件中,事故发生时,舰长并不在驾驶室而是在舱里休息;在“麦凯恩”号事故中,操作人员对舰长的指令理解混乱,导致驱逐舰一度偏离航向。

舰长在休息

6月17日,“菲茨杰拉德”号驱逐舰与一艘菲律宾籍货船在日本海域相撞,导致七名美军士兵丧生,包括舰长在内的多人受伤。

海军调查报告显示,在事故发生几小时前,舰长和副舰长均已返回各自的船舱休息。舰长本森(Bryce Benson)上舰还不满一个月。

凌晨1点,“菲茨杰拉德”向三艘货船所在方向行驶。按照国际惯例,“菲茨杰拉德”号应该采取规避措施、防止与货船相撞。但在事故发生前30分钟,“菲茨杰拉德”号没有采取任何防撞措施,继续以正常速度行驶。

调查发现,在事故发生前几分钟, 舰上总值日军官还与其他军官讨论过货船的位置,但总值日军官将菲律宾货船误认成其他两艘船之一,决定不采取任何行动。

当总值日军官最终意识到“菲茨杰拉德”号的航线有问题时为时已晚。

报告认定,舰上总值日军官指挥不当、未能及时联系菲律宾货船、未能及时向其他船只示警、未能及时联系舰长;而驾驶室的观测员也没能及时进行监测、调整雷达、为总值日军官提供必要信息。

报告还指出,事发前,值班人员只在驱逐舰的左侧进行了船员目测,而三艘货船位于“菲茨杰拉德”号的右侧。

菲律宾货船撞上“菲茨杰拉德”号后,舰长本森所在的船舱也遭到了撞击。本森在撞击中受重伤,被士兵们发现时已“挂在了船舰一侧”。由于伤势过重,本森被直升机运走以接受治疗。

8月,包括本森在内的三名“菲茨杰拉德”号指挥官被撤职。报告指出,“菲茨杰拉德”号的指挥官和船员没能“采取安全预案、遵守航海规定、执行基本监测操作、正确使用导航设备、在紧急情况下做出有效反应”。

而在“麦凯恩”号事故中,舰长虽然在场进行指挥,但舰长的指令却引发了误解。

报告指出,8月21日凌晨5点19分,“麦凯恩”号的舰长发现舵手在保持航向和控制速度上出现了问题,于是舰长下令将航线和速度控制分给了两组舰员操作。结果这个指令在舰员中造成了混乱,一度导致驱逐舰失控、完全偏离航向。

报告称,当“麦凯恩”号偏离航向,即将要与一艘悬挂利比里亚国旗的油轮相撞时,舰长和驾驶室的工作人员完全“没有情景意识,驾驶室内没有一个人清楚了解当时驱逐舰的马力以及油轮的航线和速度”。

虽然最终“麦凯恩”号得到了控制,但已为时太晚,凌晨5点24分,“麦凯恩”号与油轮相撞。此次相撞造成10名士兵死亡,成为2000年“科尔”号驱逐舰遇袭以来美舰死亡人数最多的单起事件。

报告指出,遭破坏最严重的是5号船员舱。原本该舱的宽度有约4.5米,但撞击后,舱体被挤压成只剩1米多宽。由于该船舱位于水下,调查人员预计在撞击后不到一分钟,船舱就被全部淹没。

5号船员舱一共有17名士兵。事发时有五人在甲板执勤,其余12人中只有两人得以逃生。其中一名士兵是以船舱的水管做向标,才得以从水下游到舷窗附近,最终被其他士兵救出。

报告认为,除了在一条繁忙的航道上缺乏情景意识、未能遵守规定之外,“麦凯恩”号舰员的不专业操作和不熟悉操作系统也是该驱逐舰发生严重事故的原因之一。

鉴于美国军舰发生的多次事故,海军作战部长理查森(John Richardson)于本周四表示,他已下令要求全球美军舰员接受新的基本安全、航海技术和导航训练,并要求各指挥官对存在的问题和整顿措施进行汇报。

新华社援引美联社提前获得的报告说,整改措施有大约60条,分为五个主要方面,涉及基本技能、团队协作、作训安全、评估程序和作训风气。具体而言,要强化瞭望人员的资质,提高舰员的驾驶、导航技能,包括加强对雷达、操船、通信及其他高技术装备使用能力的训练。

美联社报道称,整改措施中还包括增加舰员的睡眠时间以及协助舰员进行压力管理。

(来源:界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