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科技是核心战斗力的思想,推进重大技术创新、自主创新,加强军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建设创新型人民军队。
——摘自党的十九大报告
入冬以来,塞北江南导弹演兵场如火如荼。火箭军多支导弹劲旅在南国深山、西北戈壁的多个“战场”排兵布阵,锤炼复杂天候条件下实战能力,锻造具有“王牌”“底牌”作用的“杀手锏”部队。
在强军兴军的伟大征程中,火箭军昂首阔步向前迈进,始终牢记习近平主席的教诲和重托,深入贯彻改革强军战略,加紧练兵备战,谱写了打造世界一流战略军种、加快战略能力建设的恢弘篇章。
抓训备战砺剑锋
今年5月9日,国防部新闻局对外发布了一条震撼人心的消息:根据年度训练计划,火箭军部队近日在渤海海域进行新型导弹武器作战检验,达到了预期效果。消息立即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事实上,类似的实战化训练和作战检验演习在火箭军部队已成常态。
习主席强调,火箭军要在提升战略遏制能力上实现新突破,在提高备战实战化水平上实现新突破,在加强战略运用上实现新突破。如何实现“三个新突破”?火箭军牢记殷切嘱托,聚焦实战化、战略化这个根本出发点,把备战强能作为重中之重,不断提高部队能打胜仗能力。
今年初秋,戈壁深处,书写战略导弹部队历史上首个“百发旅”传奇的“常规导弹第一旅”实弹发射演练鏖战正酣。随着一声轰隆巨响,导弹喷出烈焰,直刺苍穹,准确命中目标。至此,这支劲旅完成了组建20多年来的第200发导弹发射,成为率先突破200发实弹的导弹旅。“演练专挑夜暗、主攻夜战,不避风雨、不挑时段,演练全程靠信息驱动、不受人为控制……”基层带兵人告诉记者,这样基于核心能力指标的实兵对抗演练,可谓集中检验了实战化训练最新成效。
火箭军的某训练基地被官兵们誉为“磨刀石”,这里一年四季都弥漫硝烟,一支支导弹部队轮番进场,在精心设计的危局、难局、险局中,不断寻找短板,磨砺打仗真功。如今,火箭军已锻造了“天剑”系列演习这样的提升战略能力的“砺剑品牌”。部队按照“随时能战、准时发射、有效毁伤”核心标准要求,探索实施整旅突击、连续突击、集团突击、复杂电磁环境下突击、应对强敌干预突击等训练,形成和巩固了集群发射齐射齐落、全方位无依托发射等一批训法战法成果。
战斗力的跨越升级,见证火箭军从“能发射”到“能打仗”最终走向“能打赢”的能力嬗变。一支支核常兼备导弹劲旅跨区机动,执行实弹发射、红蓝对抗、联合演习等任务。火箭全道路机动、全地域发射、全方位控制、全天候突击能力显著增强,常规导弹部队已全部实现随时能战,所有发射单元可无预告随机抽点发射,诞生了多支“百发百中”导弹旅。
科技创新扬军威
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沙场阅兵式上,火箭军成立后首次亮相——5个方队组成战略打击群,以威武雄壮的阵容、磅礴恢弘的气势,光荣地接受了习主席的检阅,也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火箭军部队的崭新风采。从核导弹、常规导弹到核常兼备导弹,从中程导弹到洲际导弹,展示了我国慑战并举的强大战略制衡能力。
导弹武器装备快速发展的背后,凝聚的是科技创新的结晶。作为高科技部队,火箭军“数字化”与“实战化”必须并驾齐驱。创新作为未来战场无声搏杀的“引擎”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火箭军各级指挥员在日常训练备战中,头脑里“科技创新”这根弦绷得紧而又紧。
大漠戈壁,发射场上一派肃杀气氛,驻江南某地的某新型导弹旅正在这里展开实战条件下的整旅发射演练。“点火!”旅长徐东峰果敢洪亮的口令打破了雪域大漠的宁静。瞬时,墨绿色的导弹如精灵般腾空而起,成功命中所有目标。此时,远在数千公里之外的作战指挥大厅内,一组组数据快速闪跳,战场信息奔涌而来。数十名将军神情专注盯着眼前的电子屏幕,火箭军首长利用信息化指挥系统异地同步指挥着这一场特殊的实弹发射演练。
从技术训练模拟向指挥训练模拟发展,从各要素分散训练向全系统集成训练发展,从简单战场环境下训练向复杂战场环境下体系对抗训练发展,火箭军部队积极适应现代战场要求,于无声处进行着信息化科技的较量。
近年来,火箭军“信息化蓝军”坚持数年如一日打造实战化训练“磨刀石”,与多支导弹劲旅在互锁信息、互设条件、互为对手的条件下真打实抗,运用“课目联动”“回合升级”等方式构设的逼真战场环境,在险境困境绝境中反复淬炼大国剑锋。
烽火砥砺,剑锋更锐。依靠科技进步推动武器装备自主创新,通过数字化改造以及新技术在导弹武器系统上的广泛应用,部队指挥情报系统更加灵敏高效,快速机动能力和精确打击能力迅速提高,整体作战能力实现了新跨越,快速机动能力和准确打击目标能力迅速提高,信息化条件下战略威慑和防卫作战能力跃上了新台阶。
军民融合助发展
在某次检验性实弹发射中,随着指挥员一声“点火”命令,某型超期服役导弹呼啸升空,准确命中目标,创造了同型号导弹发射多项新纪录。这标志着该旅导弹武器大修周期大大延长,战斗力得到大幅提升。
火箭军战斗力节节攀升,军民融合发展功不可没。火箭军鲜明地提出“三能”融合思维:即能利用民用资源的就不自己铺摊子,能纳入军地融合体系的就不另起炉灶,能依托地方企业的就不重复建设。
新思路带来新举措,军民融合让火箭军部队提升战斗力路子越走越宽。借助地方科研集团科技、人才优势,构建军地一体装备维修保障体系,火箭军先后与国内数十家大型军工集团和一流科研单位联手共建,聘请50多名院士专家担任“科研顾问”,高起点锤炼提升装备维修保障能力,携手多家科技研发龙头企业,搭建装备整修平台,将融合领域从整修拓展到使用管理全过程,由主战装备拓展到专用保障装备,由部分型号武器拓展到所有型号武器,实现装备保障领域全系统、全方位的军民深度融合。
近年来,火箭军始终把依托地方优势资源打造“高层次、专家型、实战化”导弹人才方阵作为重点,坚持军地联合、资源共享。火箭军机关每年从导弹旅团遴选一批技术人才,走进地方军工科技集团、科工集团等科研单位,进行为期一年的代职“淬火”,先后培养千余名导弹技术骨干。为超前培养新型装备保障人才,火箭军机关、部队与地方科研单位先后共建了10多个军地协作人才培养站,与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建立科研成果孵化基地,采取进厂驻训、联合攻关、挂职培养、项目合作等,培养200多名专家型导弹技术骨干,帮带培养了80多名导弹旅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成为一线部队作战训练、科技创新、技术把关、决策咨询等方面的“定海神针”。
能力嬗变牵引部队从“实弹发射”到“实战发射”全面转型。今年以来,火箭军多支导弹劲旅一次次踏上千里机动路,在演训场上与专业化“蓝军”交手过招,在多维侦察监视、高强度干扰、精确打击和核化“袭击”中,磨砺复杂战场环境下的整旅突击能力,将大国长剑一次次成功送上蓝天。
(来源: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