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日,在雷神山医院经历了一个半月的奋战,第八批上海支援湖北医疗队的470名白衣战士陆续返沪。其中就包括,在小年夜放弃与家人团聚,率先奔赴前线的上海医学专家钟鸣。 从春节到现在,经历过70多个难忘的日夜,“最早逆行者”钟鸣的心中,一定是感慨万千。但在被问到“疫情之后最想做什么”时,他没有太多抒情,最先想到的,还是本专业的发展。
在他看来,重症医学科需要在平常就做好准备。疫情提醒人们,需要有成熟的系统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包括医护人员的业务能力,制度体系,以及必要的医疗设备。“回去我对自己团队也会有一些新的建设”。
这是严谨、科学的态度,是“逆行者”归来最清醒的思考,这也是湖北、武汉防疫形势得以扭转的根本原因之一。
钟鸣在重症救治方面经验丰富,被称“ECMO(人工肺)大神”。他2003年经历过非典,2008年前往汶川地震现场,已有将近20年重症治疗经验。然而这次,情况却比想象中严峻。初到前线时,“过去积累的许多经验和治疗方法,在这里忽然失效了。”
狭路相逢勇者胜。在人类历史上最难对付的病毒面前,只有沉下心来,花大量时间去了解和分析病情,逐步摸索、调整治疗方案,积累临床经验,积小胜为大胜,才有可能最终战胜病毒,为患者带来生的希望。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并不简单。一个例子是,钟鸣在介绍救治经验时就提到,ECMO并不是万能的,每一个特殊的案例都需要特殊的办法去应对。能不能贯彻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精神,将决定战疫的成败。这个道理,不仅适用于医学救治。
钟鸣医生说,他会记得2020年的冬春之交,“金银潭南楼高区的不凡直到永远”。英雄归来,他们的不凡事迹理应被铭记,但我们更要读懂这背后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
“别以为已经胜利了,大家只是对新冠缺乏想象力。”就在今天,王辰院士的一段话刷了屏。眼下疫情还未结束,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压力依然很大,还不是歇口气的时候。时刻保持清醒、警醒,用科学严谨的态度把各项防控措施做实做细,才能早日迎来战疫的胜利。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