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2月29日電(記者王思北)沉艦殘長約61米、最寬處11.5米、艦體保存高度約2.5米,發現穹甲、方形舷窗、魚雷引信等重要遺物……在海底沉睡了兩甲子後,“丹東一號”沉艦致遠艦的“模樣”日漸清晰,再現了“甲午海戰”那段悲壯的記憶。
記者29日從中國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獲悉,“丹東一號”沉艦水下考古調查項目於今年10月順利結束。調查項目確認了“丹東一號”沉艦的身份為甲午海戰沉艦致遠艦,共發現、提取文物200餘件。
據介紹,沉艦致遠艦遺址地處遼寧省丹東市東港西南約50公里的海域。2013年11月,經國家文物局批准,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會同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共同啟動“丹東一號”水下考古調查項目。
“丹東一號”水下考古調查項目領隊周春水介紹說,經過檔案研究、物探搜尋、沉艦定位、探摸試掘、身份判別、保存狀況與分佈範圍確認、回填並實施初步保護措施等階段工作,“丹東一號”水下考古項目歷時三年,確認了沉艦身份為甲午海戰沉艦致遠艦,清理出沉艦的舭龍骨,確認埋藏深度、分佈範圍及整體保存狀況;發現了刻有致遠艦大副陳金揆英文名字拼寫的單筒望遠鏡,銅加特林機槍,印有篆書“致遠”二字的餐盤,“呂義泰白銅壽紋水煙袋”等重要文物。
“沉艦殘餘部分在海底淤泥中保存狀況較好,艦體外殼鋼板強度較高。殊為可惜的是,致遠艦艦體原有高度應該在8米左右,而現存高度僅2.5米,按此推算,艦艙高度已被切削掉一半,艦體損毀相當嚴重。”周春水說,為避免海水對鐵質艦體的侵蝕,水下考古隊對沉艦採取了犧牲陽極的保護措施,通過在艦體加貼鋅塊並定期更換鋅塊,可以顯著減緩海水對鐵質艦體的侵蝕,這一保護方法是中國水下考古工作中的一個創新,為水下鐵質文物的長期保護提供了新的借鑒方法。
記者了解到,“丹東一號”水下考古成果是中國水下考古史上的一項標誌性成果,開啟了近代沉艦水下考古工作的新篇章,為甲午海戰史和世界海軍艦艇史的研究提供了十分珍貴的考古實物資料。(完)
看中國|2022-05-16
看中國|2022-05-16
5月10日,记者从中国石化西南石油局获悉,中国石化西南石油局今年已生产天然气30.15亿立方米,同比增长9.6%。今年以来,西南石油局锚定年度目标,深入开展“攻坚一百亿,献礼二十大”主题行动,贯彻“少井高产”理念,加强基础研究和技术攻关全力...
看中國|2022-05-16
5月10日-11日,“东坡醉月地千载诗书城一一东坡区五年文旅发展成就媒体巡礼”活动在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举行,来自中央和省级的20余家主流媒体记者走进东坡区,透过探访典型文旅点位,实地感受东坡文旅的五年蝶变。继前一日走访了三苏祠博物馆、维亚康...
看中國|2022-05-16
5月11日,由成都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邛崃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蓉欧产业对话”中国(成都)—欧洲城市市长酒业论坛在成都举行。成都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苟正礼,邛崃市委书记刘刚,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德彰出席论坛。欧盟驻华使团农业与卫生...
看中國|2022-05-16
经过2年多的建设,西南地区唯一、全国第四个(继大连、广州、宁波之后)保税车城——正业佶祥中欧平行进口车供应链基地(以下简称“中欧车城”)已建设完毕,正在开展招商工作,预计7月正式投运,未来可实现年营业收入30亿元。“目前已经有5家车商与我们...
看中國|2022-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