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7月11日電題:第一套紅軍正規軍服:誕生於88年前
新華社記者梅世雄、解放軍報記者毛俊
88年前,中國工農紅軍第一套正規軍服誕生在福建長汀。
“1929年3月,毛澤東率領紅四軍從贛南進入閩西。”長汀縣博物館黨史辦原主任王其森介紹,隨後,毛澤東將部隊進行整編:全軍共3個縱隊(團),每個縱隊1200人、500多支槍。
此時,製作統一的紅軍軍服被毛澤東提上了議事日程。
“紅四軍自創建以來,長期處於戰爭環境之中,無法大量生產軍服。”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研究員苑洪山說,他們只能穿繳獲的敵軍軍服和沿途打土豪得到的衣服,有穿工人、農民服裝的,甚至有穿土豪長袍馬褂的,導致部隊服裝各式各樣,著裝相當混亂,且大部分服裝已很破舊。
為便於作戰和管理,統一部隊服裝顯得十分必要。一個有利的條件是,紅四軍接收了一個服裝廠,有12臺縫紉機和一批布匹。
還有一個更為關鍵的因素是,紅四軍有錢了。
當時,長汀縣城人稱“小上海”,物產豐富,商賈雲集,手工作坊遍佈城鄉。紅四軍一下子籌集了5萬大洋。
毛澤東決定利用這筆軍餉和長汀良好的縫紉、印染條件,趕制4000套紅軍統一的正規軍裝。
苑洪山介紹,為購得足夠的優質布料,紅四軍軍需處領導楊至成找到許多布店老闆。由於紅軍實行買賣公平的政策,不少商家很樂意為紅軍籌集軍需物資。當時商店沒有灰布,軍需處就與染布坊聯繫,幫助把布匹染成灰色,然後將個體分散的裁縫和接收的服裝廠組織起來,成立了紅軍臨時被服廠(即後來的中華蘇維埃被服廠)。
“決定要做統一軍服,但軍服到底該如何設計,定什么樣的色調卻沒有可以借鑒的經驗。”王其森說。
經過反復研究論證,第一套紅軍正規軍服最終確定:灰藍色(深灰色)布質;帽子為有沿的大八角帽(列寧帽),上綴一顆布質紅五星帽徽;上衣為中山裝式,開襟,衣前和衣側有4個口袋,領口佩綴紅領章,領子上繡一圈黑邊;褲子為普通樣式,配綁腿。
由於時間緊、數量多、工人少、機器不夠用,被服廠實行兩班倒,日夜加班趕制。軍需處還找到20多傢俬營服裝店老闆,委託他們幫助加工軍服。
終於,紅四軍首次配發了統一制式軍服:從軍長到士兵每人領到了一套灰軍服、一頂軍帽、一隻挎包、一副綁腿以及兩雙膠鞋。
換發新軍服後,紅四軍在縣城南寨廣場舉行盛大的閱兵典禮,以整齊威武的軍容接受了毛澤東、朱德、陳毅等領導的檢閱。
不久,中央蘇區各部隊也陸續穿上了這種式樣的軍裝。1932年以後,各地紅軍著裝的軍服基本趨於一致,直到抗日戰爭時期才換成八路軍的土黃色軍服。
新中國成立後,人民解放軍自從1950年統一軍服制式,經歷了55式軍啣服裝、1965年建立軍種服裝系列裝備的65式軍服。此後,解放軍軍服幾經更新換代,先後進行了12次軍服改革調整,目前配發的是07式系列軍服。(完)
在位于青白江欧洲产业城佛山耐适光学镜片精加工生产基地(简称“佛山精加工”)的厂房里,工人们正认真细致地调试设备,光学镜面通过铣磨、精磨、抛光、磨边等一道道工序,终于成型。这是青白江于今年新签约引进的项目,全面达产后,年产量可达1000万件。...
看中國|2022-07-05
看中國|2022-07-05
看中國|2022-07-05
一次性就业补贴2000元、创业补贴1万元、景区活动费用补贴5万元、符合条件的批发零售企业最高奖励40万元、提前开工或加快建设产业项目最高奖励50万元、全年进出口达一定规模外贸综合服务平台最高奖励100万元……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
看中國|2022-07-05
记者从四川天府新区获悉,天府新区近日扩展了市场准入“一业一证”试点范围。第二批次选取与人民群众生活和消费息息相关、涉及量大、面广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超市商场、便利店、口腔诊所、小餐饮、游泳馆、电影院等30个行业。据了解,“一业一证”改革...
看中國|2022-07-05
看中國|2022-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