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南京4月14日電(記者王玨玢)記者14日從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獲悉,由中、美科研人員組成的團隊在一項最新研究中發現了迄今最古老的昆蟲巢穴寄生蟲。這種新發現的寄生蟲生活在白堊紀中期的白蟻洞穴中,距今約有1億年曆史。相關成果發表在美國《細胞》出版集糰子刊《當代生物學》
新華社南京4月14日電(記者王玨玢)記者14日從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獲悉,由中、美科研人員組成的團隊在一項最新研究中發現了迄今最古老的昆蟲巢穴寄生蟲。這種新發現的寄生蟲生活在白堊紀中期的白蟻洞穴中,距今約有1億年曆史。相關成果發表在美國《細胞》出版集糰子刊《當代生物學》
(亞太專遞)澳研究稱椋鳥聚集築巢或能豐富雨林物種多樣性新華社悉尼10月6日電澳大利亞悉尼大學日前發佈報告稱,椋鳥在澳大利亞熱帶雨林聚集築巢能夠豐富當地物種多樣性。椋鳥巢穴附近生存的生物種類與數量遠多於沒有椋鳥巢穴的地區。被吸引過來的昆蟲、兩棲動物、鳥類等生物有利於當地熱帶雨林的生
(亞太專遞)澳研究稱椋鳥聚集築巢或能豐富雨林物種多樣性新華社悉尼10月6日電澳大利亞悉尼大學日前發佈報告稱,椋鳥在澳大利亞熱帶雨林聚集築巢能夠豐富當地物種多樣性。椋鳥巢穴附近生存的生物種類與數量遠多於沒有椋鳥巢穴的地區。被吸引過來的昆蟲、兩棲動物、鳥類等生物有利於當地熱帶雨林的生
新華社貴陽11月29日電(記者向定傑、楊焱彬)身穿防護服,借著手電光,慢慢打開蜂箱,取出一塊隔層木板,被驚擾的彩色精靈嗡嗡作響、四處飛散,只剩下一片金黃濃稠的蜂蜜瓊漿,村民羅朝學最近正迎來大豐收。同組的養蜂大戶韋富榮、韋修文義務過來幫忙,三人守著搖蜜機,每天工作到淩晨,至少可以收
新華社貴陽11月29日電(記者向定傑、楊焱彬)身穿防護服,借著手電光,慢慢打開蜂箱,取出一塊隔層木板,被驚擾的彩色精靈嗡嗡作響、四處飛散,只剩下一片金黃濃稠的蜂蜜瓊漿,村民羅朝學最近正迎來大豐收。同組的養蜂大戶韋富榮、韋修文義務過來幫忙,三人守著搖蜜機,每天工作到淩晨,至少可以收
新華社裏約熱內盧8月4日電(記者劉隆)巴西考古學家上月在亞馬孫地區發現一個大巢穴,據推測該巢穴的“主人”可能是已在南美滅絕萬年的物種——體長可達6米的地懶。據當地媒體報道,該巢穴是一個進出口位於地面、內部通道很長的土洞,地處巴西西北部朗多尼亞州的阿布那角地區。該巢穴結構以規模巨大
新華社裏約熱內盧8月4日電(記者劉隆)巴西考古學家上月在亞馬孫地區發現一個大巢穴,據推測該巢穴的“主人”可能是已在南美滅絕萬年的物種——體長可達6米的地懶。據當地媒體報道,該巢穴是一個進出口位於地面、內部通道很長的土洞,地處巴西西北部朗多尼亞州的阿布那角地區。該巢穴結構以規模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