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柏林1月17日電綜述:德國如何應對洪澇災害新華社記者張毅榮德國河流眾多,歷史上洪災並不鮮見。但其善於對災難反思總結,不斷提升防災減災水準,德國在應對洪澇災害方面經驗豐富。15年前,德國易北河流域發生百年一遇的洪災,易北河水位一度暴漲至9.4米,歷史名城德累斯頓等沿岸城市成為
新華社柏林1月17日電綜述:德國如何應對洪澇災害新華社記者張毅榮德國河流眾多,歷史上洪災並不鮮見。但其善於對災難反思總結,不斷提升防災減災水準,德國在應對洪澇災害方面經驗豐富。15年前,德國易北河流域發生百年一遇的洪災,易北河水位一度暴漲至9.4米,歷史名城德累斯頓等沿岸城市成為
新華社安卡拉10月23日電(記者鄒樂鄭金髮)入秋的安納托利亞高原陽光明媚,位於高原中北部的薩夫蘭博盧(番紅花城)城中,大量保存完好的奧斯曼帝國時期的民居與古建築在綠蔭中散發著古老而靜謐的氣息。從高處俯瞰小城,近一千棟古典精巧的土木結構小樓在山谷中錯落有致,堪稱奧斯曼風格建築博物館
新華社安卡拉10月23日電(記者鄒樂鄭金髮)入秋的安納托利亞高原陽光明媚,位於高原中北部的薩夫蘭博盧(番紅花城)城中,大量保存完好的奧斯曼帝國時期的民居與古建築在綠蔭中散發著古老而靜謐的氣息。從高處俯瞰小城,近一千棟古典精巧的土木結構小樓在山谷中錯落有致,堪稱奧斯曼風格建築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