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天文学家借助“引力透镜”效应,观察到距地球90亿光年外的恒星,这是迄今观察到最遥远的恒星,有助于人们研究早期宇宙恒星的形成和暗物质性质。2日在线发表于英国《自然·天文学》杂志的研究显示,美航天局哈勃太空望远镜在2016年4月和2017年4月两次拍摄到这颗被“引力透镜”放大了超...
2018-04-04据外媒报道,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日前公布了由哈勃太空望远镜拍摄到的恒星摇篮的神奇景象,在宇宙深处,一团蓝雾把年轻的恒星团团裹住,星光闪烁中,这片摇篮显得静谧而璀璨。报道称,这张照片是哈勃太空望远镜2005年拍摄的,图像细腻而清晰,将隐藏在ngc346星云中的潜在的新生恒星群...
2018-03-27美媒称,尽管人类对宇宙已经有了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发现,科学家们却仍然不确定太阳系的诞生过程。据美国每日科学网站12月23日报道,芝加哥大学的科学家提出了一个全面的理论,称太阳系在一个早已死亡的巨大恒星周围由星风吹成的圆罩中形成。这篇论文发表在12月22日出版的美国《天体物理学杂志...
2017-12-28据外媒报道,当地时间14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召开媒体电话会议宣布新发现。NASA宣布使用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在遥远的一个恒星系统开普勒90中发现了第八颗行星。据悉,这是科学家首度确认还有像太阳一样的恒星拥有8颗行星。研究人员借助于谷歌的机器学习系统,完成的这一发现。机器...
2017-12-15对于一颗宇宙中的恒星来说,当进入演化末期时,有时会经历一次长达数月或数年的超新星爆炸。在质量等因素的影响下,恒星会在爆炸后形成中子星或者黑洞,到达演化过程的终点。而释放了巨大能量的超新星爆炸过程,通常会被看作恒星“死亡”前的“回光返照”。然而《自然》杂志本周三(11月8日)发表的...
2017-11-09新華社北京8月20日電天文學家新近發現,約12光年外的恒星天倉五擁有4顆大小與地球相似的行星,其中兩顆位於該恒星的宜居帶。天倉五位於鯨魚座方位,人類肉眼可見,其大小、光度等屬性都與太陽相似,是離太陽最近的類太陽恒星。科學家曾於2012年發現天倉五周圍有5顆行星存在的跡象,這項新研
新華社北京8月20日電天文學家新近發現,約12光年外的恒星天倉五擁有4顆大小與地球相似的行星,其中兩顆位於該恒星的宜居帶。天倉五位於鯨魚座方位,人類肉眼可見,其大小、光度等屬性都與太陽相似,是離太陽最近的類太陽恒星。科學家曾於2012年發現天倉五周圍有5顆行星存在的跡象,這項新研
新華社北京8月3日電(記者魏夢佳)中國北京大學物理學院大氣與海洋科學系教授及其合作者近日在行星氣候演化和宜居性研究中取得重要成果,併發表於權威學術期刊《自然-地球科學》上。這項研究顯示,冰行星或冰衛星很可能在將來是非宜居的。這一論斷改變了科學家過去關於冰行星和冰衛星氣候演化及其宜
新華社北京8月3日電(記者魏夢佳)中國北京大學物理學院大氣與海洋科學系教授及其合作者近日在行星氣候演化和宜居性研究中取得重要成果,併發表於權威學術期刊《自然-地球科學》上。這項研究顯示,冰行星或冰衛星很可能在將來是非宜居的。這一論斷改變了科學家過去關於冰行星和冰衛星氣候演化及其宜
新華社倫敦7月31日電(記者張家偉)此前不少研究提出了宜居行星存在的可能性證據,但北京大學學者領銜的團隊發表新研究指出,一直以來被認為有潛在宜居屬性的冰行星或冰衛星很可能最終進入到一種非宜居的極端炎熱狀態,宜居行星數量可能比之前估計的要少。生命存在的首要條件是液態水,一顆行星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