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科技方面的崛起让全球惊叹,而印度在羡慕的同时也开始探究中国何以孕育出大量的科技巨头企业。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中国的创新驱动发展成果丰硕,科技进步贡献率由52.2%提高到57.5%”,印度媒体也在中国两会期间连续刊文,对比了中印的科技差距,并发现了中国的成功是源于多方面的...
2018-03-15印媒称,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并得到持续执行的系统性发展项目和坚持不懈的实施已经让中国的7亿人摆脱贫困,为数以百万计的家庭带来繁荣,而且毫无疑问让中国走上向超级大国发展的道路。印度《明特报》网站3月5日刊登题为《中国在科学和工程学方面取得巨大进步》的文章称,中国如今把注意力转向多个领...
2018-03-06欧洲联盟和12个国家18日发布一封联合声明,谴责日本在南极海域的捕鲸项目,呼吁日方立即停止这类商业捕鲸活动,拒绝相信日方所谓“科研捕鲸”辩解。日本捕鲸船队上个月出发前往南极洲附近海域,计划4个月内捕杀333条小须鲸。日本渔业部门称,捕鲸是为了研究鲸鱼的生理习性。反对者认为,所谓“...
2017-12-19新華社北京9月20日電特稿:從“小發明”到“大科研”——中國科技創新“蛋糕”讓世界受益新華社記者中國科技創新的“蛋糕”越做越大,不僅讓國人品到美味,更讓世界嘗到甜頭。中共十八大提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來,中國大步邁向世界科技強國行列,科研創新進入黃金時代,便捷生活的“小發明”井
新華社北京9月20日電特稿:從“小發明”到“大科研”——中國科技創新“蛋糕”讓世界受益新華社記者中國科技創新的“蛋糕”越做越大,不僅讓國人品到美味,更讓世界嘗到甜頭。中共十八大提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來,中國大步邁向世界科技強國行列,科研創新進入黃金時代,便捷生活的“小發明”井
新華社香港9月19日電題:兩地專家學者為香港在粵港澳大灣區中的科創發展定位支招新華社記者李濱彬丁梓懿內地和香港專家、金融界人士日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香港需發揮高端科研優勢,打通科研和生產要素;抓住粵港澳大灣區和“一帶一路”機遇,為其建設提供科技優勢、生產性專業服務和先進
新華社香港9月19日電題:兩地專家學者為香港在粵港澳大灣區中的科創發展定位支招新華社記者李濱彬丁梓懿內地和香港專家、金融界人士日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香港需發揮高端科研優勢,打通科研和生產要素;抓住粵港澳大灣區和“一帶一路”機遇,為其建設提供科技優勢、生產性專業服務和先進
新華社長春9月18日電(記者孟含琪)近年來,一批中國科研人員頻頻亮相於創新創業大賽、風投對接會等活動,成為創新創業的生力軍。“過去科研人員沒有市場化概念,只想著怎麼把項目完成,創新創業大環境逐漸完善,科研人員也琢磨著產業化了。”中科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員白越說。2
新華社長春9月18日電(記者孟含琪)近年來,一批中國科研人員頻頻亮相於創新創業大賽、風投對接會等活動,成為創新創業的生力軍。“過去科研人員沒有市場化概念,只想著怎麼把項目完成,創新創業大環境逐漸完善,科研人員也琢磨著產業化了。”中科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員白越說。2
新華社日內瓦9月11日電(記者淩馨)瑞士大蘇黎世地區經濟促進署亞太地區負責人盧卡斯·胡博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資本不僅為瑞士年輕科研人員提供經濟支持,而且正助力瑞士的專業技術走向國際市場。胡博以中國華為公司舉例說,今年初,華為公司與蘇黎世聯邦理工大學簽署合作協議,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