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丨 连上蓝牙音箱就能跳广场舞!智能化建设提升中新天津生态城居民幸福感
中新天津生态城坐落于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天津滨海新区。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天津考察时,叮嘱这里要在体现人与人、人与经济活动、人与环境和谐共存等方面作出有说服力的回答。
如今,“生态+智慧”已经成为生态城的名片,打造出一幅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画卷。
每天傍晚,环绕生态城骑行是不少中新天津生态城居民的休闲娱乐项目。
生态城居民 王基昆: 每天基本上我们都在40多公里到50公里左右。
记者: 累不累?
生态城居民 王基昆: 不累!潮起看海、潮落看滩、看鸟,心情舒畅。
生态城居民 陈秀明: 就在花园中生活一样,特别美,你知道吧?我们每天骑行两三个小时转不过来。
生态城居民 郑越: 小的时候这里是一片滩涂芦苇地,而且是盐碱地,是没有办法去想象可以有一天变成绿色盎然的一片。
郑越是本地人,十几年前,废弃盐田、盐碱荒地、污染水体还是她对这里的全部记忆。2008年中新天津生态城启动建设,着力开展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如今,盐碱地变成了城市公园,污水库化作了景观湖。近年来,生态城加快实施“生态城市升级版”和“智慧城市创新版”双轮驱动发展战略,积极探索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示范。
中新天津生态城管委会副主任 杨勇: 我们这几年一直在将智慧城市建设跟生态城市建设有机结合,以智慧促生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也使我们居民有了更强的满足感、幸福感。
家住生态城季景峰阁小区的李微每天开车出门,总会看看地库口的这个交通信息提示牌。
生态城居民 李微: 我们出生态城有两条路可以选,黄色的(路线)有点儿堵,现在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很畅通的。
李微不知道的是,拥堵减少其实得益于智慧城市建设和大数据的应用。
中新天津生态城智慧城市发展局局长 王喆: 通过这些道路上的前端感知设备,这些道路就变成了“聪明”的路。它能实时地知道每条路上车辆通行的数量,然后传回到城市大脑,进行综合分析研判。对未来一段时间的信号灯长短进行优化和调整,把过去的“车看灯通行”变成了现在的“灯看车放行”。现在每天的早高峰时间基本缩短了20—30分钟,车辆的通行速度提升了20%左右。
减少拥堵,降低能耗,城市大脑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化作精准计算,大到每一栋建筑,小到每家的管道信息,所有的运行数据都汇聚在了这里。同时,以智慧促生态,让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融入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甘露溪公园的这个绿色智慧能源广场,是附近居民平时最爱的聚会场所之一。石女士说,这个广场无论是路灯还是智慧座椅,全部用的是太阳能,他们来这里唱歌跳舞,也不用再自带音响设备,只要连上蓝牙音箱就可以事半功倍。
生态城居民 石树银: 方便得不要不要的了,就那么简单,到这儿来我们随时可以拿着手机开着蓝牙,我们可以载歌载舞,这种心情真的无限美。
生态城居民 王凤玉: 给我们打造这么好的地方,又环保又节能,感到特别自豪。
如今,生态城绿色建筑的比例为百分之百,绿地覆盖率超过50%,空气质量月月排名天津市前列。眼瞅着家乡一年一个样,在北京工作的郑越和爱人决定回来安家。
生态城居民 郑越: 这个城市的变化真的是日新月异,给了我很多的兴奋感和那种骄傲的感觉。所以我们俩就共同决定彻底搬回来生活、创业。
海绵城市、无废城市、智慧城市,随着生态城名片的不断增加,居民的幸福指数也在不断提升,也让大家更加珍惜和热爱这座城市。
生态城居民 陈春艳: 我每次倒垃圾的话都会把小朋友带下来,让他认识这个是可回收的,这个是废物,然后从小培养环保意识。
生态城居民 吴爱民: 人们的生活水平是越来越提高了,他也是向往这种生活,山青水绿的,一出来心情就特别好。希望这里的环境是越来越好。
(总台央视记者 潘虹旭 周玉瑾 王晓沛 何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