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新冠肺炎)“鼓励他,也是在鼓励我自己”
中新网武汉4月18日电 题:“鼓励他,也是在鼓励我自己”
作者 吴诗成 杜瑞芳 郭晓莹
安全渡过14天观察期,并在短暂休息后,周玲日前顺利返岗,她告诉记者,自己很享受现在的工作状态。
周玲是湖北民族大学附属民大医院ICU护士,1月23日晚,她从恩施前往武汉,紧急驰援金银潭医院,一直坚守在南六楼重症ICU。
在这里,周玲遇到了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医生杨昊。但这一次,杨昊是新冠肺炎重症患者。
作为对口帮扶民族地区的医疗专家,杨昊曾先后20多次赴恩施州实施“经股动脉全脑血管造影术”,救治了多名患者。
1月25日,杨昊确诊感染新冠肺炎。1月27日晚,他被紧急转到金银潭医院ICU接受治疗。
“5床有个医生,刚转入我院……”当晚,护士长叮嘱周玲。
杨昊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身体一动不敢动,任何一个动作都会引发急促呼吸。他不敢吃饭,只喝一点水——不仅是因为他离不开呼吸机,更多的还是不想在床上排泄。不仅如此,他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每天晚上靠服用药物入眠。
2月3日,杨昊的两肺全白了。他想放弃治疗,托同事把钱包、银行卡带出去,嘱咐亲手交给家人。
这一切,都被周玲看在眼里。她主动加了杨昊的微信,之后两个月里,无论多忙多累,她都不会忘记鼓励杨昊。
“杨医生,今日鼓励请查收!”
“杨医生,今天太阳晒得人心里暖暖的,你快点好起来,自己出来感受一下。”
不管杨昊有没有力气看微信,也不管他回不回信息,周玲每天都坚持。“对于病毒,我们都没有足够了解,鼓励他,也是在鼓励我自己。”
周玲在工作中(资料图) 受访者供图
半个月后,杨昊回了第一条信息:“谢谢你每天坚持送达的鼓励,我都收到了,会努力!”
为给杨昊补充营养,周玲把剥好的虾喂给他吃;酒店盒饭里的橘子,她都会省下来留给他;他没力气咀嚼,她就将苹果削皮切碎后装在矿泉水瓶里带给他;他想吃热干面,她想尽办法弄到原材料,亲手做给他吃;志愿者给她的草莓和葡萄,她洗好后托同事带给他……
3月9日,杨昊终于转入普通隔离病房。18天后,杨昊出院了。那天,他发了一条朋友圈:“整整60天,我又回来了,凤凰涅槃,浴火重生!我快要回家啦!”
3月30日,周玲圆满完成支援任务回到恩施。尚在隔离观察期的杨昊,没能到现场送行,内心十分惦记。
“做梦都没想到,在我生命垂危时刻,是一个恩施姑娘照顾我、鼓励我,如果没有你,我挺不过来!”杨昊在发给周玲的微信中说。
4月13日,杨昊给周玲寄了一面锦旗,上面写着“逆行天使最美护士”。
“每天鼓励杨教授战胜病魔,又何尝不是在鼓励自己,给自己一个在金银潭坚持抗疫到底的勇气与决心!”周玲在朋友圈里这样写道:“我做到了!您也做到了!愿好人一生平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