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足球貿易逆差 ——巴西世界盃“透視”國足悲之三

text

新華社北京7月10日電題:足球貿易逆差

——巴西世界盃“透視”國足悲之三

新華社記者何軍

王春燕

巴西世界盃32強球隊構成大概分為兩類:歐洲五大聯賽所屬國家或地區,球隊組建基本以本土聯賽俱樂部球員為班底;其餘大多球隊,“海外球員”佔球隊半壁江山。會師決賽的德國與阿根廷,就分別是這兩類國家的代表,前者23人大名單有17人來自德甲,後者全隊中有20名“海外球員”。

“海外球員”到底有多重要?以下這組數據或許可以說明:報名參加巴西世界盃的736名球員中,有472人為“海外球員”。除俄羅斯外,32強其餘球隊均召入了“海外球員”,其中烏拉圭、迦納等5支球隊23人大名單中,有22名球員來自海外,“海外球員”人數佔到全隊一半以上的球隊有25支。

遠的先不說,先來看看與中國關係較密切的亞洲諸強。本屆世界盃,韓國隊召入“海外球員”17人,澳大利亞是16人,日本與伊朗分別為12人與9人,4支球隊中有3支“海外球員”佔全隊球員一半以上。

“海外球員”的高比例,說明瞭足球人才輸出對於各支世界盃參賽隊的重要性。哪怕是商業化水準很高的歐洲五大聯賽國家,它們雖然以國內俱樂部球員為班底,但不乏許多優秀的“海外球員”,只不過國內豪門俱樂部裏擁有更出色球星。“海外球員”的作用更為凸顯的還是國內聯賽水準相對較弱的國家,如烏拉圭、比利時、波黑、迦納以及科特迪瓦等,這些國家通過輸出人才,利用國外更高水準聯賽來為本國鍛鍊了一大批優秀球員,最終促進了國家隊水準的提升。

再談談中國足球,目前我們國家的球員輸出情況又是怎樣呢?十幾天前上映的《變形金剛4》累計票房超過15億,成為內地影史票房最高的電影,與慘澹的國內電影票房形成強烈反差。中國足球的貿易順逆差,與中外影視的懸殊差距情況差不多,就是輸入連破紀錄,輸出基本為零。

1998年,範志毅、孫繼海、楊晨以及李金羽等四位中國球員,先後加盟英格蘭水晶宮、德國法蘭克福和法國南錫等高水準職業聯賽俱樂部,開創了國內球員以轉會或租借形式加盟歐洲職業聯賽的先河。此後,邵佳一、李鐵、曲波、董方卓等也曾前往德甲、英超等頂尖職業聯賽打拼。然而近年來,中超聯賽不斷引進大牌外援,但赴國外深造的“海外球員”卻逐年減少,甚至幾乎看不著。中國足球貿易逆差愈拉愈大。

業內人士認為,中國球員輸出急劇萎縮有兩方面原因:一是俱樂部轉會制度目前還存在許多桎梏,不僅在國內自由轉會費勁,“留洋”更費勁,一些益於中國球員和中國足球發展的轉會,就是因為俱樂部等方面過分重視個體利益而常常難以實現。甚至,某些俱樂部為了避免球員出現自由轉會或者將來拒簽合同的情況,在球員職業生涯初期就要求他們簽訂期限很長而報酬極低的工作合同,如果不願意簽就威脅將這些青年球員“封殺”下放。這裡有俱樂部的問題,也有足協的管理問題,還有思想認識上的差距問題。

第二個方面原因是,大量資本注入後,國內職業聯賽商業化水準有所提升,廣州恒大引發的“鯰魚效應”,加劇了各俱樂部之間的“軍備競賽”,球員、教練員的薪資隨之水漲船高。中甲青島中能俱樂部管理人員告訴記者,目前國內球員的身價相對虛高,俱樂部成本翻倍上漲;另外,國內一些俱樂部“不差錢”在國外都是出了名的,一些南美俱樂部聽說中國球隊來買球員,就直接成倍提高報價。試想,就從球員個人角度而言,國內聯賽的薪資已經如此之高,他們出國踢球又未必能掙上這麼多錢,若在高水準俱樂部還極有可能坐冷板凳,為何捨近求遠出去呢?

從巴西世界盃可以看出,一個國家足球人才的輸出乃大勢所趨,儘管部分俱樂部和球員似乎並不積極,但從中國足球長遠發展來看這方面突破勢不可擋。俱樂部若想拓展發展空間,發展青少年梯隊、輸出優秀球員是途徑之一,世界上最成功的十傢俱樂部之一、荷蘭的阿賈克斯足球俱樂部就以“世界第一球星加工廠”著稱,其青訓系統培養了大量球星,俱樂部的百年持續發展就因為它有源源不斷的“後起之秀”。青少年梯隊的完善不僅是增強俱樂部自身實力、培養國內優秀足球運動員的必由之路,更是俱樂部尋求自身獨立和發展的需求,目前絕大多數中超俱樂部都依附於大的企業集團,這些企業集團的撤離將讓俱樂部瞬間倒塌。

而就足球管理部門而言,一方面要不斷夯實青少年足球人才基礎,增加足球人口,為俱樂部和國家隊充實足球人才資源寶庫。荷蘭名帥範加爾表示,一個國家足球發展“是一個金字塔的結果”,從草根足球到頂級聯賽,形成一套完整的培養體系,這是中國應該學習的;另一方面要完善轉會或租借制度,積極引導俱樂部和球員“走出去”,當“中流”成砥柱,中國球員遍佈國外高水準聯賽,中國足球復興指日可待。(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