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军情观察 | 日本拥有洲际弹道导弹只需一年时间

亚太日报

text

亚太日报评论员 石江月

如果说在东北亚地区,频频发射弹道导弹的朝鲜正在追求洲际弹道导弹能力是非常危险的,那么,另一个国家则是潜藏的真正“危险”。这个国家就是日本!美国武器专家称,日本如果要打造洲际弹道导弹,只需要不到一年的时间。

而且,在核武器研发上,日本也是“隐形的核大国”。所以,日本要想将核武器搭载到远程弹道导弹上并不难。

火箭变导弹

美国《国家利益》杂志1月23日报道,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于当地时间18日上午6点零6分,在鹿儿岛县的内之浦宇宙空间观测所,利用一枚“艾普斯龙(Epsilon)”运载火箭将“ASNARO-2”小型地球观测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艾普斯龙”是日本独立研发的小型固体燃料运载火箭,设计用于发射科学卫星。该火箭全长24米、直径2.6米、全重91吨。大小仅有日本主力火箭H2A的一半,但却能将重约1.2吨的卫星发射到高度约数百公里的低轨道上。

此事乍看来稀松平常,然而,美国太空安全专家约翰•派克指出,该型火箭还有另外一种可能的用途,即可以变成核载具,为研发洲际弹道导弹“热身”。日本国防决策者可以通过这一工具,向朝鲜投送核弹头以应对东北亚逐渐加深的核导弹威胁。

日本很早就开始了太空火箭的研发工作,如今日本的固体运载火箭性能已经相当出色,像“艾普斯龙”火箭这种运载能力达到1.2吨的,并不算特别突出,不过这种性能刚好符合洲际弹道导弹的标准。

派克说“将‘艾普斯龙’火箭变身成洲际弹道导弹非常容易,唯一要做的改变,就是取下卫星载荷,然后放上常规弹头或者核弹头。”这就是一款威胁力极大的弹道导弹武器。

发射卫星和发射核弹只是载荷的互换,早在冷战时期就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派克说:“发射卫星与发射核弹的区别并不是飞行高度或是困难度,而在于态度。”

《国家利益》杂志的文章称,不管是美国、俄罗斯或是中国,都曾使用洲际弹道导弹(ICBM)改造成发射卫星的运载火箭,比如美国的牛头人运载火箭(Minotaur),就是原先的“和平守护者”洲际弹道导弹(LGM-118A Peacekeeper)。而俄罗斯的SS-18型洲际弹道导弹也被改装成卫星发射工具。

朝鲜只是最近一个这样做的而已。2016年2月7日,朝鲜将一颗卫星发射升空,当时外界广泛认为这是朝鲜进行弹道导弹测试的前奏。

利用“艾普斯龙”运载火箭制造洲际弹道导弹的优势在于其使用固体燃料。使用固体燃料的导弹可以预先装料,长时间存放,并在短时间内发射。相比之下,液体燃料火箭必须在发射前不久注满不稳定的燃料,而且在发射之前还需要进行大量的准备工作。

另外,日本的民用火箭技术确实非常先进,但稳定性上还需要提高。其自用的H2A型火箭采用了比冲和推力都非常出色的LE-7发动机,并且运载能力也相当不错,GTO运载能力达到了6.1吨,这个数字即使是中国也只有“长征五号”可以超过了。

但H2系列火箭的可靠性却不佳,在实验中发射失败足足6次,即使是最新型的H2A系列,也失败了2次,这个失败率即使是在民用火箭里,也算非常高了。

搭载核弹头

派克猜测称,日本可能已经准备好了武器级的导弹弹头,他甚至认定东京已经有了将“艾普斯龙”小型固体火箭转变为核弹道导弹的紧急应变计划。因为“艾普斯龙”火箭使用的固体燃料,能够长时间存放,并在短时间内发射。

最为重要的是,日本人要把搭载单弹头,转换成搭载分导多弹头(MIRV)也相对容易。这是因为日本早就拥有“利用1枚运载火箭发射多颗卫星进入轨道”的能力,这项技术与一枚洲际弹道导弹,发射多枚武器级弹头的技术是相同的,差异只在卫星是进入太空轨道,而武器级弹头是重返大气层直击地面。

有不少人认为,日本并没有进行过真正的弹道导弹试射,对于弹头在重返大气层后的控制并没有把握。毕竟在上世纪80年代,中国试射洲际弹道导弹,都事先划定海域通报弹头可能坠落的地点。最后,事实证明中国的弹道导弹打击精度是很有把握的。

不过,派克认为,日本如果利用“艾普斯龙”运载火箭改装的导弹,无需精确瞄准能力。因为如果日本开发洲际弹道导弹,那么其目标很可能是朝鲜的城市,这并不需要精确的定位能力,攻击导弹发射井和其固定军事设施时,也不需要非常精确的定位能力。

他还补充称,日本国防承包商也有能力生产由“艾普斯龙”运载火箭改装的导弹,至少生产速度会达到每月一枚。

另外,日本还具备隐蔽的导弹发射平台。比如,日本还可以选择由轨道车辆运输导弹,使之更容易发动先发制人的打击。因为日本拥有非常密集的轨道网络,固定发射平台很容易被当成打击目标。而且,中国及其他国家也正在考虑利用高速列车充当机动导弹发射装置。在这方面,主要的挑战就是时间和金钱。

至于日本会不会有核弹头?以日本的核能工业来说是完全没问题的。日本有众多的核电厂,完全可以将核燃料通过进一步纯化,发展出武器级核燃料,印度、巴基斯坦和其他国家也都采用同样的方法,而且日本的技术又比上述国家具有优势,所以大多数分析家认为,唯一限制日本造核武的只有外交关系与国际条约。

《国家利益》杂志的文章称,通常一个核反应堆每年能够产生250-300公斤钚燃料,足以制造出25枚-30枚核武器。日本共有54个民用核反应堆,在2011年福岛核电站事故后,有43个核反应堆因为安全考虑暂时关闭了。

据多数分析人士称,日本的技术优势使之能够在几个月内将乏燃料转化为武器。

日本是唯一一个不拥有核武器,却持有大量民用钚燃料的国家。由于历史的原因,日本持有钚燃料并没有按照约定归还或者只归还了一部分。人们关注的是:日本曾经用这些核燃料干了什么?

国际媒体对于日本制造核弹的能力,一直有一种说法是“日本可以在6个月内制造出核武器”。《外交政策》杂志的文章称,这个观点首次出现是在理查德•哈罗兰1991年出版的书籍《重新审视菊与刀:日本军国主义复活?》中。作者称,1976年与一位日本战略智囊的交谈中得知这一说法。

上世纪90年代,日本多位政要也曾公开发表过近似的观点。1994年6月,时任日本首相羽田孜在国会回答记者时曾表示:“日本确实有能力拥有核武器。”一年之后,日本知名的《宝石》杂志披露日本政府高级官员在接受该杂志记者采访时称,日本能在183天内造出原子弹。

这么精确地时间跨度让外界异常关注。2002年4月,日本自由党党魁小泽一郎则在一次研讨会上公开表示:“日本核电厂里的钚完全可以制造出4000多枚的核弹头,我们在军事实力上不会输给中国。”

美国很担心

然而国际政治相当复杂,安倍想要突破和平宪法拥有洲际弹道导弹是非常重大的动作,仍然会面临强烈的反对声浪,而且也会遭至北京和华盛顿等方面激烈反应。

日本是否应该发展核武器,目前已经成为一个公开讨论的话题。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倾向于开发新武器,在不断变化的亚洲安全环境下保卫日本。不过,在修改日本和平宪法以发展进攻性(而非纯防御性)的军事武器方面,安倍晋三在国内仍面临着强烈的反对。

日本大多数民众都将第二次世界大战视为一场对人类造成巨大创伤的战争,同时他们把核武器的存在视为是可恶的,不可接受。1969年末期,美国同意将冲绳交还给日本控制。东京与华盛顿之间争议的一个重点是,驻日美军基地是否可以继续拥有核武器。

最终,美国对日本要求冲绳不能部署核武器采取了温和的态度,尽管日本首相佐藤荣作同意就此危机与美国就此事进行协商。然而,即使是这份协议也是秘密达成。

在签署完官方的将冲绳交还日本的备忘录后,时任美国国家安全事务顾问的亨利•基辛格和日方代表还建议美国总统尼克松邀请佐藤荣作,在没有其他人在场的情况下,秘密签署这份文件。

2010年,在日本民主党于战后首次独立获得政权之后,曾下令调查类似佐藤荣作签署的秘密协议。民主党认为秘密协定允许美国核武器能够进入日本,这会激怒大部分日本民众。

美国斯坦福大学亚太研究中心专家丹尼尔•斯奈德认为,短期内日本不会发展核武器。“能力和现实是不一样的,现在绝大多数日本人不支持修宪。“日本要研发核武器,建造自己的核武保护伞,唯一原因就是美日同盟不复存在了,我认为,即便是特朗普也不可能取消美日同盟。”

对日本而言,成为一个核武国家将需要对现行的外交和安全政策做出重大突破,而日本现行的外交和安全政策都是以美日同盟为中心。如果东京选择脱离美国的核保护伞,那就意味着日本将在国际社会面临更多冲撞和纠缠。日本在钚燃料问题上的策略就是不受其他国家欢迎的例证,包括美国在内,很多国家对日本的核政策都非常敏感。

毕竟,当年美国就是靠着核武器才最后让日本不得不承认战败。


作者简介:

石江月(可加微信公众号 Defence_SJY,分享深度军事分析),亚太智库研究员,国内资深军事媒体撰稿人。发表军事安全和国际防务文章达数百篇,《航空知识》《国际展望》《现代舰船》《坦克装甲车辆》及《环球时报》等国内多家媒体都有刊登和转载。

“亚太军情观察”作者均为资深军事记者和评论员,专栏紧扣全球军事热点和动态,为读者解析大国国防政策、地缘军事动向、国际军事技术、新型武器装备以及军事战略思想等。

(来源:亚太日报)

【相关链接】

亚太军情观察 | 德国海军的困惑--F-125护卫舰惨遭退货

亚太军情观察 | 我国研发出新型防护材料,可抗击加农炮抵近射

亚太军情观察 | 国产矢量发动机疑似在歼10上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