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日報訊】最新經濟數據顯示,首4個月訪港旅客按年跌8.8%,但4月份的情況已有改善,內地過夜客升2.7%;此外,4月份零售銷售額達352億元,雖按年跌7.5%,但也是3個月以來最小的跌幅,反映出有止跌回穩的迹象。6月1日,香港文匯報發表社論稱,香港的經濟態勢喜憂參半;面對這些有憂有喜的情況,全社會更應該努力減少無謂的內耗和爭拗,繼續秉持居安思危的意識,全神貫注地投入到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事務上,既准備好抵禦可能出現的經濟下行風險,亦努力爭取把經濟回穩的勢頭擴大和持續。
社論稱,瑞士洛桑管理學院周一發布本年度的全球競爭力排名,香港力壓美國和瑞士,重新成爲全球最具競爭力的經濟體。然而,在肯定競爭優勢的同時,亦不能忽視本地經濟所存在的隱憂和短板。作爲傳統支柱産業,零售和旅遊業處于持續低迷不景之中。據統計處數字顯示,本港的零售銷售總額已連跌14個月,而4月的訪港旅客人數也較去年同期下跌2.1%,首4個月更按年下跌8.8%。
社論指,香港的經濟形勢,其實是喜憂參半,有亮點更有危機,故此港人要全面而客觀地看待,既無須妄自菲薄,也不能盲目樂觀。
社論稱,應該看到,盡管籠罩旅遊零售業的陰霾短時間內難以散去,但一直以來政府、社會和業界所采取的努力和幫扶措施,並非毫無功用。種種迹象顯示,這些行業已經有了改善。例如4月零售業銷售雖然仍是下跌狀態,但跌幅已相較前月收窄逾2個百分點,是近3個月以來的最佳成績。雖然訪港旅客總體數量無法扭轉頹勢,但4月份的過夜內地與非內地旅客已相較同期分別升2.7%及6.7%,這說明政府加大對海內外旅客的宣傳攻勢,業界透過強化優質服務和優惠力度,提升旅遊業的吸引力,是一條可行的吸客辦法,應該繼續推廣、堅持、深化下去。
社論稱,環球經濟環境晦暗不明,美國加息步伐更是增添了資本市場的不確定性,作爲産業結構單一的“細小外向型”經濟體,香港的經濟抗壓能力和抵禦風險能力都需要鞏固和提升,以應對可能出現的外圍經濟波動和下行挑戰。在內需疲軟和支柱行業遭遇瓶頸的背景下,若不盡快尋找和拓展新的經濟增長點,就是任由香港過去積累的競爭優勢被不斷消耗。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社論指,香港作爲中國的特別行政區和聯通中國與世界的“超級聯系人”,應該搭乘“十三五”規劃、“一帶一路”建設以及亞投行的發展快車,凝心聚力謀發展,實現經濟轉型升級,進一步鞏固和提升自身的優勢地位。而拖累社會發展腳步的無謂政爭和爭拗,則應該立即停止,否則無異于“自己倒自己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