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媒:中國成本優勢不再 外企轉移生產線

參考消息

text

【亞太日報訊】據參考消息報道,有外媒稱隨著工資成本變化和技術發展,許多外企已經或正在考慮將生產線轉移到更靠近銷售市場的地方。

據德國之聲電臺網站1月10日援引《法蘭克福彙報》報導,目前,在日本銷售的洗衣機和空調中,50%到60%在"世界工廠"中國生產。日本佳能公司宣佈,將在兩年內把產品本土製造的比例從目前的40%提高到50%。此前,松下和夏普也表示要把海外生產線轉移到日本國內。作者分析稱,日本企業將生產線轉移到國內,其中部分原因之一是日元近來大幅貶值,造成海外生產成本升高,但中國的勞動成本在過去幾年內不斷提升也是一個因素。

報導稱,在生產線問題上動腦筋的不僅僅是日本企業。全球都在重新提出生產地點的問題。幾年前,將勞動力密集型生產轉移到以中國為主的低工資國家還是非常明顯的趨勢,但現在情況已經出現變化。

作者隨後列舉了多家德國中小型企業在中國進行生產的糟糕經歷。有些企業得到的產品品質不過關,最終只能放棄在中國生產的念頭。也有企業報告稱,中國的合作廠商虛報工作人數,而且經常發生資金和材料不翼而飛的事情。

報導稱,當玩具製造商拉文斯博格發現,有時候在拼圖玩具的幾千塊組件中會少了一個,或者尺寸不對時,他們決定再次將生產移回德國。拉文斯博格公司表示,我們用更好的技術來彌補高工資所造成的劣勢。此外,經過多年的工資迅速增長後,中國已經不再是最划算的生產國家。根據波士頓諮詢公司的最新研究,中國相對於美國的生產成本優勢已經減少到不足5%。

作者表示,整體而言,國際企業開始傾向於將生產線儘量靠近銷售市場所在地。這樣也能提高靈活應變的能力。德國利快公司曾有一款窗戶清洗機在歐洲銷路特別好,但因為生產地點在中國,運輸路途遙遠,因此無法快速提高供貨量,滿足市場要求。

此外,還有一個科技方面的依據。隨著網路化(工業4.0)和3D印表機的日益普及,工資成本在生產成本中所占比例將會下降。純粹的工資成本優勢將會失去其重要性。今後不用從中國為一個壞掉的機器訂購零配件,然後環遊半個世界進行運輸,而是根據製造商提供的圖紙,依靠3D列印技術在世界任何地方進行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