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起通往幸福的天路

新华社

text

新华社拉萨7月1日电题:筑起通往幸福的天路

晏良、陈怀祥、王德思

仲夏夜,西藏察隅县洞穷村的僜人载歌载舞,庆祝村新建卫生室的落成。自2018年以来,西藏军区某边防团按照“一连帮一村”的模式,选派连队党支部正副书记担任村党支部的“帮建书记”,帮助他们守护生命健康,成规模发展特色产业。

近年来,军区部队先后与藏区130个贫困村结成帮扶对子,大力开展“送技术、送教育、送文化、送法律、送健康”等爱民助民活动,为驻地群众筑起通往幸福的天路。

惠民工程助力踏上致富路

雪域高原还未开春,一座新型养殖场就在芒康县荣许村建成。场主扎西不但养殖了100多头牛羊,还买了车跑起送货上门的业务,生意做得红红火火。

几年前,扎西一家还是村里的特困户。芒康县人武部与其结成帮扶对子,不仅帮他家盖起新房,还手把手教授养殖种植技术,提供创业资金。

西藏军区党委认为,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让致富经传遍千家万户,就是扶贫帮困的直接途径。

部队还实施一系列惠民工程,让驻地群众的腰包鼓了起来。

——打造基础促进工程。军区各级积极参与驻地基础设施建设,帮助24个贫困乡村整修道路180余公里、修筑灌溉沟渠240余公里、安装用电线路240余户、修建安全饮水工程70余个,有效改善了帮扶村的生产生活条件。

——打造品牌产业工程。在川藏线、青藏线沿线,官兵们发挥交通道路带来的辐射效应,采取“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扶贫帮困方法,引导群众开办特色旅游和特产加工产业,并想方设法找项目、建设施、抓培训,使群众收入成倍增加。

——打造技术示范工程。在昌都、那曲等地偏远村落,官兵与4个贫困村结成扶贫对子,投入资金带领群众发展养殖业、种植业,建立的“军民共建示范田”和“农牧民之家”,成为藏族群众学习技术的主阵地……

近年来,西藏军区部队帮助地方培训农技、加工、养殖、修理等技术骨干上万名,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牧民,成为当地的致富带头人。

结对助学点燃脱贫新希望

在广袤的雪域高原,学生们上学或放学途中,看到部队的运输车辆驶过时会驻足敬礼。“这些大都是与军区部队官兵结成帮扶对子的学校学生。”某运输旅驾驶员何念屈说。

这些年,西藏军区广泛开展“雏鹰育才资助行动”,结合执行运输任务,为公路沿线学校送去价值100余万元的书籍、衣物和文体器材,先后资助1700余名藏族贫困学生完成学业。

“技能培训可解燃眉之急,支教兴教方作长久之计。”西藏军区党委坚持将援助教育事业,作为助力地方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方式,坚持在团以上干部中开展结对助学活动,指导部队与70多所驻地学校结成“帮学对子”。

雅鲁藏布江边的东雅村,村民大多不识字。在某汽车团官兵的帮助下,村里办起第一所“希望小学”,全村学龄儿童陆续走进课堂。官兵们还与贫困学生结成助学对子,并由高学历官兵担任“校外辅导员”,村里不但先后走出两名大学生,人均收入也逐年提高。

川藏兵站部巴塘大站与巴塘县团结寄宿制学校结成共建,每年除了资助贫困家庭藏族孩子上学外,还定期组织开展国防知识讲座、篮球友谊赛、计算机操作培训等,多年来先后资助100余名藏族学生完成学业,这些学子学成后返乡,又进一步助推地方经济发展。

“脱贫致富,关键在于下一代。”军区领导说,驻地村寨返贫率逐年下降,就是对官兵的最好褒奖。

党建帮扶头雁高飞群雁随

4月下旬,那曲市色尼区曲果仁毛村党支部成员格外忙碌:周边村庄党员干部相继赶来,向这个“明星党支部”学习取经。从雪山深处贫困村,跻身边境小康示范村,村党支部书记杰布说,这得益于驻地部队大力帮促党建。

两年前,曲果仁毛村建档立卡贫困户59户261人,是脱贫攻坚中一块难啃的“硬骨头”。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支部。”西藏军区党委认为,要从根本上改变贫困村现状,必须把巩固党的基层组织作为重点来帮。他们指导各级党委与帮扶贫困村党支部结成联创共建对子,下大力提高党支部抓党建水平。

那曲军分区制订参与规划,采取“党委帮支部、书记帮支书、党员帮委员”的方式,帮助规范该村党支部议事规则和工作流程,定期分析援建形势,研究确立致富思路,激发藏区群众自主脱贫的内在动力。

头雁高飞群雁随。如今,曲果仁毛村党支部自主抓建的能力日益提高,村党支部还培养出一批致富能手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困扰村庄多年的诸多难题也逐一得到解决。

当年漫漫进藏路,今日脱贫红旗扬。截至2020年初,西藏军区各级累计投入经费3500余万元,援建扶贫项目70多个,帮助63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使上千名农牧民走上致富“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