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映机丨我们爱 Netflix 《13个理由》的13个理由

亚太日报

text

Netflix 新出的这部青春剧没有落俗的陈腔滥调,而是细腻的展现了关于欺凌、性别歧视和自杀的一些事。

它对21世纪美国高中校园欺凌的叙述方式

每个人都知道,校园欺凌在这个数字时代变本加厉。社交媒体让欺凌无处不在,让你即使回到家,也无法逃脱那些残忍的评论和令人不安的提示。只需要点击一下屏幕,谎言就可以传遍整个学校——或是更糟,私密的照片被流传。从对一张图片无心的转发到最后残酷的结果,《13个理由》精确的捕捉、并赤裸裸的展现了这种冷血的运转机制。如果你在近10年里在学校里呆过,或是看过那部残酷的纪录片《Audrie & Daisy》,你就能感受到这部剧所展现的黑暗现实。

它用精妙的方式谈及自杀和抑郁

《13个理由》的主题涉及了自杀、性侵犯、自残、抑郁、焦虑,这份名单又长又沉重。然而,这部剧并没有一股脑的把它们混到一起,从而减轻它们的复杂性。剧中不同的角色以不同的方式解决着各自的问题。Jessica 找到的办法是伏特加,像《The O.C. Skye》中的 Mischa Barton 一样,她做了出格的事,用刀伤害自己,而她对自己的行为的辩解是“这样做能让你不至于杀了你自己”。全剧在结尾处迎来了最黑暗的时刻(我不想剧透,所以我不说下去了),这部剧是真实的、不妥协的,也因此它总是敏感的。

由 Katherine Langford 饰演 Hannah Baker

我们要承认这个事实:这部剧的关键在于由谁来饰演 Hannah Baker。他们本可以把这部剧搞砸,找一个大明星来,因为大明星总会带来好的收益。但是他们没有。他们选择了毫无经验的澳大利亚女演员 Katherine Langford。你绝不会料到,她不仅成功的驾驭了美式口音,她还有与 Christina Ricci 类似的气质。她有自己的态度,同时又很脆弱。“我的皮肤是柔软的、光滑的,并且容易留下伤痕。”她这样写道。Hannah 的那种“世界与我为敌”的姿态其实很容易显得过于夸张和戏剧化,但 Langford 把它演绎的令人能够感同身受。也许她的履历并不丰富,但你能猜到,一旦这部剧开始播出,找她的人可能会打爆她的电话。

这部剧的配乐简直是神来一笔

如果一个情节没有配乐的话,其实是很难产生情绪共鸣的。想象一下,当剧中一个角色对另一个角色说,他同谋参与了 Hannah 的谋杀。那是个晚上,他们正悠悠的荡着秋千,此时背景音乐响起了 Ed Sheeran 轻柔的歌声:深情的看着你的眼睛……这只是个玩笑。这个情节真正的配乐是90年代中期的悲核乐队Codeine的《Atmosphere》。它棒极了,就像这部剧的其他配乐一样,都非常棒。剧中用到的音乐有:The Jesus and Mary Chain, LUH(由Wu Lyf乐队成员组成),Joy Division,还有 Elliott Smith 翻唱的 Big Star。

它模糊了怪人、书呆子、渣男的界限

九十年代末的电影有一些被熟知的比喻短语,用来定义某个青少年人群,比如大惊小怪的舞会皇后、横扫派对的大众情人等等,但这部剧别具一格的把那些陈腔滥调都撇在了一边。拿 Alex 来说,他是典型的嬉皮宅男:瘦高的身材、打鼻环、漂过的金色头发。他先是在 Monet 咖啡厅里喝着大杯的热巧克力,像个无精打采、格格不入的人;接着他飙车载着一车受欢迎的坏男生们,抽着大麻,好像自己是那些坏男生们的其中一员;然而他又是 Joy Division 乐队的迷弟。又比如 Sheri,她可能是你在荧屏上见过的最不贱的拉拉队队长了。还有Taylor,一个书呆子摄影师,后来却发现是个变态。《13个理由》打破了那些关于青少年的刻板印象,这部剧会让你觉得很有趣。

它不采用男性视角

我并不是第一个指出这件事的人,但这是件挺重要的事。当 Hannah 被投票选为“best ass(最好看的屁股)”时,镜头并没有色眯眯的对准她的背影。同样的,镜头也没有在 Justin 往 Hannah 裙子里拍的照片上停留(事实上,我们几乎什么都没看见)。相反的,镜头的视角通常从受害者 Hannah 出发。拿 Tyler 那一集来说,当她被摄影变态跟踪时,我们看到的情节大多是从她的主观镜头展开的,而不是他的。你可以把这称之为一个“无性别”的视角,它是以共情为中心的。这是这部剧的创作者很用心的一点。很庆幸,他们达成了这个目的。

对于 Hannah 的创伤,这部剧是如何表现男性看法的

当 Clay 无法理解 Hannah 被标签为“best ass”有什么大不了时,Hannah 反驳道:“我再说一次,你根本不了解。”,之后还有更简短的一句,“你又不是女孩。”还有 Hannah 的父亲,他不觉得那份名单是一种侮辱, Hannah 的母亲则站出来指出这根本就是侮辱。在这部剧里,这些男性为不尊重女性身体找借口的言论被表现了出来。

Gregg Araki 导演了其中几集

Gregg Araki,独立电影导演,擅长探讨末日厌世的主题,他的粉丝可能已经在其中几集制作人员名单里看到了他的名字。看到《The Doom Generation》(玩尽末时代)和《Mysterious Skin》(神秘肌肤)的导演参与一部 Netflix 电视剧,可能会令一些人感到惊讶,但其实也没什么感到诧异的。《13个理由》把你拉进了一个充斥着孤独的、自残的、背后捅刀的青少年的世界里,而这恰好是 Araki 的镜头在长达30年里所关注的一个领域。这部剧的年轻演员们确实非常优秀,但导演们也有同等的功劳。要向 Gregg Araki 致敬。

Clay 并不是你所期待的那种不会做错事的家伙

当我说这部剧的关键在于 Hannah Baker 的选角时,我并没有说出完整的事实。因为 Clay Jensen 的选角也同样重要。Dylan Minnette(因电影《Goosebumps》(鸡皮疙瘩)著名)是饰演这个不擅社交的好男孩的完美人选,当所有人都快速听完了 Hannah 的录音时,这个男孩花了太长时间。一开始,你觉得他人很好,是个道德标杆,他向那些误解 Hannah 的同学竖了中指。但后来,他那诡异的单纯无邪在致死 Hannah 的事件中丢失了,他无视了 Hannah 对那个名单的感受。绝对不要相信一个说自己会听“复杂难懂的独立乐队”、却在房间墙上贴着 Arcade Fire 和 The Shins 海报的男孩。

真相是不可靠的,你永远不知道该相信谁

《13个理由》非常擅长误导破案的侦探(顺便说一句,那个大侦探就是你)。别以为 Hannah 代表着事实,是这部剧的主调。她也会撒谎。她是个不可靠的叙述者。或者可能只是她的记忆不可信?就像她曾说 Zach 把她真心写的信扔了,实际上他并没有,他还向 Clay 展示了证据。当 Clay 终于拿到了磁带后,他才意识到这一点。事实是,每个人,包括 Hannah,对究竟发生了什么都有属于自己的认知。去追寻关于真相的种种线索,就好像去解开缠绕在一起的电线,只不过这个要有趣100倍。

Hannah 是个受害者,但这部剧没有单纯的描述她的悲剧

在描述绝望时,绝大多数电视剧犯的错误是,他们总是描述得很夸张。要么是站在镜子前痛哭流涕,要么就是躺在床上听着 REM 的《Everybody Hurts》(每个人都受伤),一边盯着天花板。那些都是夸张且不真实的刻画。我相信一定有些人在回忆 Hannah 时,会试图寻找一些能表明她情绪低落的证据。然而对于那些在 Hannah 身边的人来说,她可能看起来和其他的女孩没什么两样。她会笑,有时甚至大笑。问题就在于,有些事情可能表面上看起来很好,而实际却不是。《13个理由》去探究了这些细微的分别,而避免了那些明显的刻画。

“这附近有肯德基吗?因为我闻到了胆小鬼(chicken)的气息”(英文中chicken(鸡肉)也有“胆小鬼”的意思)

让我们花点时间,就单纯的来欣赏一下这句经典台词。通常在 Jessica 开启了“老娘才不在乎”的模式后,她总会说出这句话。这句话很荒唐,但也很经典。下次你和朋友出去玩,如果有人说他们不想翻墙去那个废弃的购物商场时,你知道该用什么话来回应他们了。这绝对就是能表达你情绪的那句话。

Tony 是最奇怪的角色

Tony 是个奇怪的角色,难道不是吗?他要么在擦他的红色福特野马,要么就在跟踪 Clay,还带着一副担忧的神情。Tony 说 Clay 是“帮不上忙的尤达”,虽然这也可能是在开他身高的玩笑,可即使是这个家伙,也有阴暗的一面。当有人找他妹妹麻烦时,Tony 会把他打得满地找牙,因为在他生活的地方,这就是正义。在学校,Tony 更是神秘。他看起来格格不入,就好像从几年前穿越来的一样。还有他那往后梳的、黑色的、乐高一样的发型,简直酷极了。我没法看透他,他就是最奇怪的一个角色,但是我爱他。

(来源:VIC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