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合作促進中阿人民相知相交

text

新華社北京6月5日電(記者王昕

梁淋淋

曹軼)當拉奇德·福修來到上海參加國際電影節時,楊明威正在突尼斯的迦太基古城寫生;當福修登上長城為即將拍攝的電影選景時,楊明威正徜徉科威特首都的大街小巷;當福修在全聚德享用吱吱冒油的北京烤鴨時,楊明威正在也門沙漠居民的帳篷裏津津有味地品嘗阿拉伯大餅……

一頭銀發,蓄絡腮鬍,72歲的拉奇德·福修被奉為突尼斯國寶級導演。他即將執導首部中國與阿拉伯國家聯合拍攝的影片《我的中國夢》。影片計劃今年九月在北京正式開拍,將分別在中國和突尼斯取景拍攝。

與福修同齡的中國女畫家楊明威精通阿拉伯語,自1987年開始她多次獨自一人遊歷阿拉伯國家,從阿拉伯兩河流域到地中海沿岸,從撒哈拉沙漠到阿拉伯半島的最南端。楊明威在旅途中創作了近千張寫生畫作,共舉辦36次個人畫展。

福修和楊明威是中國和阿拉伯國家文化界近年頻繁交流的兩個代表。中阿合作論壇成立十週年,文化交往、人文交流精彩紛呈,中華文明和阿拉伯文明的碰撞、中阿民族智慧的交融,成為推動中阿人民相知相交的重要橋梁。

中國外交部長王毅指出,中阿加強人文交往,可以為不同文明和諧共處貢獻更多“東方智慧”,可以為全球治理體系的價值塑造貢獻更多“東方思想”。

“國之交在於民相親,民相親在於心相通”。在中阿合作論壇的框架下,中阿雙方成立了文明對話研討會、新聞合作論壇、友好大會、中阿藝術節等交流機制,在教育、衛生、科技、旅遊、人力資源培訓等領域展開了密切合作。

數據顯示,中國20多所大學開設有阿拉伯語相關專業,在8個阿拉伯國家設有11家孔子學院和1個廣播孔子學院課堂。過去10年,阿拉伯國家來華留學生年均增長30.5%,中國為阿拉伯國家培訓各類專業人員達15676人次。

在旅遊方面,8個阿拉伯國家已成為中國公民出國旅遊目的地國,每週有145個航班往來於中阿之間,每年雙方人員往來超過83萬人次。

關於未來10年的規劃,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5日舉行的中阿合作論壇部長級會議開幕式上承諾,中國將組織10000名中阿藝術家互訪交流,推動並支持200家中阿文化機構開展對口合作,邀請並支持500名阿拉伯文化藝術人才來華研修。

在中阿雙方頻繁交流的人員當中也有導演福修和畫家楊明威的身影。

與中國30載情緣,令福修經常思考用自己熟悉的方式把突尼斯和中國聯繫起來。福修介紹自己拍攝《我的中國夢》的初衷,是因為“有一個美麗的中國夢”。他希望這部影片的拍攝能夠打開一扇門,“一扇中阿人民彼此了解的大門”。

沙漠古堡、大清真寺、帳篷旁的駱駝、街邊孩子的笑臉、穿大袍的阿拉伯婦女、成熟的椰棗……楊明威的作品內容涉及阿拉伯社會的方方面面。

自稱“行走在阿拉伯世界的中國老太太”,楊明威說:“我的作品內容自源於阿拉伯人民,作品的成功也歸於他們,希望通過這些畫作讓國人和我一樣了解阿拉伯、熱愛阿拉伯。”(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