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25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司司长欧晓理介绍,对湖北省、北京市以外的地方,依据疫情严重程度以县级为单位划分为低风险地区、中风险地区和高风险地区。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米锋通报,2月24日0-24时,除湖北以外,全国新增确诊病例9例,新增疑似病例157例,新增死亡病例3例,重症病例数减少34例。湖北省以外,有7个省份新增确诊病例数均在2例及以下,23个省份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无新增确诊病例。
米锋指出,进入2月以来,武汉现有重症病例占确诊病例的比例从2月11日的最高点31.6%波动下降至2月24日的22.0%,最近3天下降趋势明显。湖北其他地市和全国其他省份现有重症占比2月7日以来保持稳定,2月24日分别为11.8%和10.5%。通过采取基础医学与临床实践、前方临床救治与后方多学科支持、医疗与护理、医疗与管理相结合的治疗措施,有效避免了轻症患者转为重症,重症患者救治效果逐步提升。
发布会上,欧晓理介绍,因目前各地疫情发展态势不同,需要分类指导、精准施策,分区分级精准复工复产。
“所谓分区分级精准复工复产就是对湖北省、北京市以外的地方依据疫情严重程度,以县级为单位划分为低风险地区、中风险地区和高风险地区三类。”欧晓理说。
分区分级的标准是什么?各省份是否是统一的?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一级巡视员贺青华对此回应称,综合考虑措施的有效性、精准性,中央决定以县域为单位进行分区,根据每个县域的传染病的情况进行分级,分三级,低、中、高,中央有指导意见,各省市根据中央指导意见,结合每个省市的情况把辖区每个县域分成低、中、高风险三级。
对于分区分级精准复工复产问题,欧晓理表示,低风险地区实施外防输入的策略,全面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取消道路通行限制,帮助企业解决用工、原材料、资金设备等方面的困扰和问题,不得对企业复工复产设置条件,不得以审批、备案等形式为借口,拖延企业复工复产的时间。
中风险地区实施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策略,尽快有序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组织人员有序返岗,指导用工企业严格执行消毒、通风、测温等要求,降低人员密度、减少人员聚集、加强人员防护、消除风险隐患,做到疫情防控与企业复工复产同步推进。
高风险地区实行内防扩散、外防输出、严格管控策略。要继续集中精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再有序扩大复工复产的范围。当然这里有一个前提,高风险地区也要保障疫情防控、公共事业运行、群众生活必需及其他涉及重要国计民生企业的正常运转。
针对分区分级疫情防控问题,贺青华表示,低风险区采取的措施是严防输入,对来自中风险区和高风险区的人员要给予必要的健康服务,低风险区的医疗机构要加强规范管理发热门诊、呼吸道门诊,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中风险区域采取的是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在低风险区域采取的措施基础上,做好医疗救治、疾控预防等物资、人员的准备,对于发现的疫情要精准确定隔离场所和管控人员。
高风险地区要内防扩散、外防输出、严格管控,在前述措施基础上要停止聚集性活动,依法实施区域交通管制。
随着疫情防控推进,部分地区出现扎推喝茶、景区迎来大客流等现象。对此,贺青华表示,随着分区分级防控的推进,大量县域会进入到低风险区域,但低风险区域不等于没有风险,在这些区域,尤其是从高、中风险区域到低风险区域,居民更要做好防护,减少不必要的人群聚集。复工时要采取分区作业、分开就餐;在密闭工作场所工作的时候,应正确佩戴口罩,缩短在这些区域的工作时间;还要做好个人的自我健康监测,如果出现头疼感冒、咳嗽发烧等症状,不仅要戴上口罩,还要第一时间尽快去定点医疗机构就诊。
发布会上,贺青华还表示,要全力做好北京疫情的防控工作,抓好外防输入、内防扩散两个环节,充分发挥严格进京管控协调机制的作用,加强京津冀地区联防联控,尽最大可能切断传染来源,切断传播途径,完善联防联控工作的体系,强化社区防控网格化的管理。
“在京的中央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军队等都要服从北京市疫情防控的统一安排,坚决切断输入性传染源,全力遏制疫情的扩散。”贺青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