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日報訊】美媒稱,習慣翻閱報紙金融版的人可以知道,中國買家參與並購和收購活動正變得越來越司空見慣:美國迪羅基公司數據顯示,從2014年4月至2015年,中國買家共進行28起並購,所涉金額至少達10億美元,相比之下2005年只有兩起。
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6月27日刊登題爲《並購與猜疑:中國在美國》的報道稱,有些人一直對中國人的並購動機持懷疑態度,他們只把目光放在一小部分(8.5%)失敗的並購案例上。然而現在聰明的做法是放下這種偏執,重新看待中國買家,評價他們作爲競爭者和公司外國老板的行爲和表現。
報道稱,中國經理人的海外並購,並不是其國家授意下的對西方戰略資産“用心險惡”的進攻。他們只是想拓展海外業務,因爲隨著全球經濟放緩,依靠公司自身有機增長已經十分困難。中國經濟曾經一心搜尋自然資源,助力出口導向的制造業發展,如今中國公司卻渴望得到高價值的品牌,可以滿足國內日益成熟的消費者的需求。
對于中國公司來說,目前國內國外的金融和監管環境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有利于開展並購活動。最近幾年,中國人民銀行放松銀根,把一年期貸款基准利率降到4.35%,對國內銀行准備金率要求降到17%。在這個背景下,開展並購活動的時機再好不過。
報道稱,中國開展國際並購和收購的經曆相對較短,但這不是制造恐慌的憑據,不應懷疑中國買家有不可告人的動機。每當有外國公司收購國內企業,如外國在美投資委員會等機構總是會與國家安全聯系起來。事實證明,它們在阻止或嚇退自認爲有問題的收購活動方面很有效率。從2009年至2014年,外國在美投資委員會共收到562份收購申請,對其中220份申請進行了深入調查。60項交易遭到撤銷,其中一項被禁止。
一連串的並購活動讓許多中國公司獲得了重要經驗。中國化工集團、海航集團以及大連萬達集團等經驗豐富的公司已在大型國際並購場合獲得一席之地。它們學得很快,現在常常同時評估多個機會,有時候是跨行業的並購。認爲所有中國買家都一樣的觀點也是錯誤的:它們中有私募基金公司,也有在A股上市的公司。
報道稱,與西方公司相比,中國公司期待收購活動帶來回報的時間周期較長,這讓它們成爲很有吸引力的投標方。涉及並購和收購提案時,文化習慣往往十分重要,而中國買家也表現出尊重即將收購的公司的高層關系和專業技術。在最近幾次並購交易中,如騰訊公司控股芬蘭移動遊戲開發商Supercell,中國買家在收購完成後往往會保留原先的高層管理團隊。
報道稱,當發達市場的公司和股東發現自己成爲中國公司收購的目標時,他們需要保持開放心態。相關公司應該認真考慮,中國買家的動機與它們習慣的傳統競爭者相比,是否真的更不符合自身最佳利益。由于中國公司通常對投資回報的期待時間更長,也能開出一個好價錢,因此它們的並購和收購條件可能是桌面上的最佳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