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刘成玉
编辑丨张风屹
僵硬的剧情、尴尬的歌舞、刻板的人物……与片方宣传的“又燃又野”不同,《燃野少年的天空》一上映就被滚滚而来的“尴尬”吐槽淹没,豆瓣上几乎是一边倒的一星两星差评。
豆瓣短评截图
上映前,《燃野少年的天空》被宣称为“一部超快乐的青春歌舞片”,音乐总监张亚东、舞蹈总监日本著名编舞师akane,让微博上众多网友直呼“梦幻联动”。
然而,上映5天,票房1.13亿,预计总票房2.22亿,与观众期待相去甚远的是,这部“青春歌舞片”不仅是歌舞片的失败,还是青春片的失败。
失败的歌舞片
国内的歌舞片向来被视作“票房毒药”,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歌舞与剧情割裂,《燃野少年的天空》也不例外。
相比于歌舞片,“燃野”更像是一个mv大合集,歌舞与情节之间结合不够,导致剧情过渡僵硬。影片宣传的“燃”和“野”,也因为“一言不合就尬舞”变了味,留下的更多是尴尬。
除了天台上的双人舞,其它的歌舞部分与剧情呈现割裂状态。比如男主老狗想要说服女主小黄继续参加“舞蹈奇迹大赛”,在雨幕中跳的“风中杂草舞”,歌舞与“说服”的本意并无关系,因此歌舞结束,小黄态度上的转变就显得没有说服力;阳光中学门口,原本互相瞧不起的女校舞蹈队与“风中杂草队”,莫名其妙就在雨中舞到了一起,完成了一次“和解”;摩天轮上,男女主的合唱没有任何铺垫,歌词本身无法对剧情产生任何推动作用,突兀的“尬唱”让观众一头雾水。
另外,刻板的人设、单薄的人物关系也是“燃野”的突出问题。
影片中,女主小黄因为家里卖咸鱼就被同班同学孤立,男主老狗与室友只在宿舍碰过一次面,就能换来室友共同罚站的情谊……
刻板的矛盾、没有铺垫的和解过程,《燃野少年的天空》里描述的青春,与观众所期待的鲜活热烈的青春相去甚远。
《燃野少年的天空》海报
国内歌舞片的困境与出路
从《歌女红牡丹》到《如果·爱》再到《天台爱情》,国内歌舞片尽管时有突破,但爆款难出。相比于好莱坞、印度成熟的歌舞片制作模式,国内歌舞片可以说尚在起步。
国内歌舞片最大的问题在于歌舞与叙事的割裂,无论是早期歌舞片中的戏剧演员,还是现代歌舞片中的歌唱明星,国内歌舞片中的歌舞部分多数作为主角技能的延伸而存在,因此歌舞在影片中的作用更多是充实影视画面,而非辅助、补充剧情发展。
《歌女红牡丹》《夜半歌声》等早期歌舞片表演痕迹严重,歌舞不参与叙事、不表达情感,只作为表演元素出现。
1961年,邵氏兄弟试水歌舞片市场,彩色歌舞片一时风靡。《花团锦簇》《千娇百媚》等影片着力于模仿好莱坞歌舞片歌衫俪影、美轮美奂的宏大场面,在视觉效果上夺人眼球。其中《千娇百媚》全片耗资百万,动用了上千位舞蹈演员,呈现了日本樱花舞、南美热浪舞、泰国酬神舞、西班牙斗牛舞、法国肯肯舞等多个国家舞蹈特色。
尽管画面表现令人眼前一亮,但《千娇百媚》也难逃剧情俗套之窠臼。拖沓的剧情、俗套的人物设定、不断铺陈但与主题并未有太多联系的歌舞,使得《千娇百媚》显得华而不实。
《千娇百媚》剧照
进入21世纪,现代歌舞片开启新的探索之路。2005年,陈可辛怀揣着“中国50年来第一部真正的音乐剧电影”、“3年来最盛大的中国歌舞片”理想,拍摄了《如果·爱》。影片斩获3002.8万票房,豆瓣7.7分,这是歌舞片市场上不可多得的佳绩。
但《如果·爱》中,歌舞部分仍旧未参与叙事,只是作为视觉元素存在。
《如果·爱》剧照
2013年,周杰伦自编自导自演的《天台爱情》创造了国产歌舞片票房最高纪录。
《天台爱情》巧妙地将爱情、歌舞、武打、赛车等多重流行元素融合在一起,形成独特的歌舞片样式,是国内歌舞片的重大创新。
然而,《天台爱情》的票房成就并不代表其作为歌舞片的成就,《天台爱情》的火热,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周杰伦自身的辐射效应,而非歌舞片的高质量。
《天台爱情》剧照
纵观国内外拍的好的歌舞片,不难发现叙事与歌舞配合融洽才是歌舞片拍好的关键。
歌舞片中,歌曲和舞蹈的作用并不仅限于丰富观众的视听体验,成为华而不实的点缀,它们的存在同样暗示着人物的内心变化、情绪浮动。
豆瓣8.9分的《芝加哥》中,歌词和舞蹈成为交代角色背景、外化人物内心活动的踏板。如库克郡立监狱里上演的“牢笼探戈”,六位女犯用歌词和舞蹈诉说自己的罪行,而罪行背后被男人背叛的愤怒、哀怨、反抗亦通过富有力量的舞蹈、极具表现力的神态表现出来,当表演收尾,这一场六人独白也将落幕;“律师操纵记者的傀儡舞”中,傀儡舞既是剧情的一部分,又隐喻在律师的言语游戏中,记者们被其所谓正义的“证言”操纵,将杀死情夫的罪犯炒作成父母双亡、失手杀死前男友的富家女。律师与傀儡记者在歌舞中一唱一和,歌舞与剧情交叉甚至重合,带给观众剧集感染力的影响表达,极大增强了歌舞片的戏剧张力。
《芝加哥》剧照
而国内之所以精品难出,正是因为观众很难看到叙事和歌舞的结合。无论是备受推崇的《如果·爱》,还是砸钱一个亿的《华丽上班族》,其歌舞在影片中并不承担叙事功能,歌舞的出现与剧情起伏并无太大关联,甚至即使删除歌舞部分,影片剧情依然完整。这也是为什么大部分观众在看完国内歌舞片后,都在疑惑“为什么演着演着突然就尬起舞了?”
另外,“歌舞片”也更应该注重立足于民族特色的本土化表达。无论是好莱坞、印度还是巴西的歌舞片,都擅长将民族特色融入到影片中,无论是歌舞的表现形式,还是剧情内核,都立足于本民族的特色。
改编自《歌剧魅影》的《夜半歌声》之所以能够让中国观众买单,在豆瓣拿到7.9的评分,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它没有完全照搬原版剧情,而是结合当时封建社会背景与本土特色,融入京剧元素,将“罗密欧朱丽叶”式的爱情悲剧改编成这部具有中国古典特色的凄美、梦幻、哀伤、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避免歌舞片水土不服的尴尬境地。
张一白口碑参差的青春片
细数张一白拍过的青春片,似乎并不少。
最近的一部,是口碑流量双丰收的《风犬少年的天空》,也是张一白所有作品中评分最高的一部。影片中六个性格各异的少年在各种琐事中一起成长,剧中细腻的情节戳中了不少80后90后的笑点和泪点,收获了不少好评。
但除此之外,其它作品的豆瓣评分基本在4-6分之间。尽管不少影片收获了不错的票房,但在口碑上却鲜少获得认同。
张一白拍摄的青春片
张一白电影里的青春,通常太过矫情,脱离现实,因此观众很难与影片中的人物共情。
《匆匆那年》里,出轨、堕胎等过于戏剧化的情节与观众们的青春相去甚远,导演为了制造冲突强行“伤痛”,观众显然并不买账。
《从你的全世界路过》中每个人的人设都是愤懑郁结、矫揉造作,“小混混挑衅警察”等经不起推敲的剧情屡次上演,原著中的经典台词被简单粗暴地放上银幕,豆瓣评分仅5.3分。
《致青春·原来你还在这里》更是一个“贫穷灰姑娘爱上富二代”的玛丽苏爱情故事,空洞的剧情、混乱的场景、枯燥的内容,加上演员一言难尽的演技,“致青春”可以说是“惨不忍睹”。
偏离青春的内核,光靠想象制造冲突,张一白参与拍摄的青春片很难摆脱狗血的套路。反之,抛弃这些套路,如《风犬少年的天空》般更加细腻地捕捉少年人们或心动或心痛的细节,反而更容易出彩。
纵观当下的青春片市场,剧情悬浮、人物单薄、套路狗血依然是青春片的通病,《燃野少年的天空》也不过是这类影片的一个缩影。“燃野”不仅仅是歌舞片的失败,很大程度上,还是青春片的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