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劉淑儀:內地創新蓬勃 香港莫失契機

香港經濟日報

text

近期中國內地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正當部分人看淡中國的前景之際,國際上也有論者看到中國企業的創新能力與日俱增,將成為經濟的重要驅動力。

談到創新,許多人會想到尖端科技的開發及翻天覆地的技術突破。其實,創新含義廣闊,正如麥肯錫全球研究院指出,一個重要的成功指標是增加營收、提升利潤。不少學者指出,中國的創新活動愈來愈蓬勃,只是模式和一般人所想像的創新不同而已。

研發佔GDP比例 超歐趕美

匯賢智庫早前邀請了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所訪問研究員Prof Bruce McKern(馬科恩教授)來港演講,介紹中國企業創新活動的特點。馬科恩教授是研究企業策略的資深學者,曾擔任史丹福大學工商管理碩士課程的教授,為了研究中國創新活動的特色,在內地進行了多年研究。

他指出創新模式大致可分為三類:一種是知識驅動,往往涉及由新科技、新知識驅動的突破性創新;一種是市場驅動,是為配合市場需要而進行的創新;還有一種是成本驅動,為減省生產成本而進行。

中國企業最初的創新主要由成本驅動,現在也善於從事市場驅動的創新。馬科恩教授指即使是各種山寨手機和“蘋果皮”,亦反映內地人發揮創意、適應市場的能力。固然,許多中國企業是從模仿開始,但已發展至能夠自行創新,不少成功例子都是市場驅動的。

以家電生產商海爾為例,該公司不斷調整其產品的設計,以配合不同地區的需要。曾有農民向海爾反映洗衣機經常故障,客戶服務部發現,農村用家除了用洗衣機來洗衣服,還用來洗馬鈴薯,造成水管堵塞。海爾並沒有忽視農民的投訴,反而研發出可以洗馬鈴薯的洗衣機。這類創新在中國比比皆是,一些企業已在世界各地取得成功,例如嬰幼兒用品製造商Goodbaby因應各國嬰兒體形和生活環境,設計出不同款式的嬰兒車,暢銷全球。

中國在知識驅動的創新方面也有很大的進展。聯想、華為、中興等IT科技龍頭企業,透過收購外企、在海外設立研發中心等,獲取技術和研發經驗。再者,不論是企業還是政府都願大額投資科技研發。中國一年的研發開支約2,000億美元,佔GDP 2.08%,這個比例雖不及美國,但已超越歐盟。馬科恩教授指出,中國現不乏具質素的研究和專利。

衍生新產品 金融科技機遇

馬科恩教授認為,中國的創新活動有賴幾項條件支持。第一,中國擁有龐大、多元化的市場,當中大批消費者仍需要相對廉價又達特定功能的產品,促使企業進行“fit for purpose”(切合目的)漸進式創新;第二,中國政府一方面大額投資於科研,一方面推出各式大型項目,從供需兩方面推動創新;第三,中國有很多具創業精神的企業家,也有大量工程人才,而且中國企業的僱員勤奮拼搏,華為工程師為加班統統在辦公室躺睡袋,是體現這種精神的經典場面。

中國的創新模式對香港有何啟示?香港本土市場規模有限,中低層工程師尤其短缺,在這些方面需要借助內地的優勢,不能單打獨鬥。

本地企業以中小企居多,故總體私營研發投資偏低,有待政府及大型企業帶動。盡管如此,善於應用科技(特別是資訊科技)向來是香港強項。目前社會及經濟發展有種種新的需要,均可以利用資訊科技來解決,成為創新的契機。

例如隨着人口老化,安老服務的需求必然有增無減,不論是居家還是住在院舍的長者,都需要更適時的身體狀況監測,以便及時得到治療和照顧;由此可衍生出各式健康監測產品和服務。又例如電子商務、網上集資等已成趨勢,為金融科技上的創新帶來不少機遇。香港和內地社會都有類似需求,發展應對這些需要的產品和服務,將會是一條前景廣闊的創新路徑。(文/香港立法會議員 葉劉淑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