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花千骨”現象看中國IP改編熱

新華社

text

熱播劇《花千骨》劇照

(徐彤 任沁沁)暑期火熱的電視劇《花千骨》即將接近尾聲。據統計,目前這部電視劇的全網播放量已經衝破152億次,單集最高收視率3.323%,市場佔有率最高時超過20%,微博也達到了700萬的討論量。

這部由小說改編的電視劇,可以說是IP改編的成功典範。IP,即Intellectual Property,即知識產權。

IP改編在影視行業其實早已有之,好萊塢每年都有大量經典漫畫改編的電影登上銀幕。一些賣座的原創作品也會接二連三推出續集、前傳和外傳。在中國,以文學作品、戲劇為藍本的影視劇更是屢見不鮮,許多年輕觀眾都是看著根據金庸、古龍、瓊瑤小說改編的影視劇長大的。

如今,從經典遊戲《仙劍奇俠傳》系列、小說《何以笙簫默》《左耳》到歌曲《同桌的你》《梔子花開》,甚至是校園民謠《睡在我上鋪的兄弟》,這些熱門小說、經典歌曲、單機遊戲、人氣動畫等IP都成為改編對象。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新華字典》和“俄羅斯方塊”也都被網際網路公司註冊,並將被改編為影視劇。如今的影視圈,只要有一個人們喜愛與熟悉的IP,就能拍出一部電影或者電視劇。

家在陜西西安的大學生張婷是《花千骨》小說的忠實粉絲。“好像並不是想像中的那麼好,小說中很多東西在電視劇裏都體現不出來。”她說,現在很多改編都不盡如人意,但粉絲們還是會去看,這是一種對原著割捨不掉的感情,“影視劇公司不應該利用這種感情”。

《畫皮2》編劇冉甲男曾說,所謂熱門IP,其實就是在買話題。大家花大價錢買熱門IP,就是因為有一票粉絲追捧,但是粉絲感動的情結所在,很難完整轉化到電影的視覺上。

據統計,截至2014年底,有114部網絡小說被購買影視版權,千萬級版權作品不在少數。其中,90部計劃拍成電視劇,24部計劃拍成電影。

專家稱,對知名IP的改編越來越甚,折射出當前行業內一個最大的問題:好劇本太少,創作者被逼得沒辦法,只能尋找熱門IP。然而,在急功近利心態的影響下,老老實實坐冷板凳寫原創反倒成了稀罕事。如果只為收視和票房考慮,那麼這個行業就會很危險。

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張頤武指出,追求原創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必須要有基礎。而進行IP改編,就是從各個領域調用文化資源。“應該對文化資源進行再利用,從中汲取經驗,從而為原創創造條件”。

知名IP並不等同於一部成功的影視劇作品,但為投資者提供了一個理由,這個理由是很多人都認同的——知名IP原本的影響力和粉絲群體首先提供了一個關注底數,並且在將來可能會有更多的人關注。

業內人士稱,觀眾對知名IP不能放鬆要求,無論是注重娛樂的產品,還是懷抱藝術追求的作品,都應該有一些苛刻的文化和美學自覺,應該試圖培養出高層次的審美,從長遠上超越平庸,杜絕快餐式的文化消費,這才是產業發展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