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王鑫(右)在青海西宁参加对口援青十周年总结表彰大会。 张添福 摄
中新网西宁9月10日电 题:天津情牵青海黄南十周年 助推藏乡翻天覆地展新颜
中新网记者 张添福
“尖扎,对我而言,是一个从未听过的地方。”王鑫说,在天津报名对口援青后,他就急忙在地图上找寻“尖扎”的下落——那是黄河上游的一个县城,人口仅几万人。
图为天津东疆保税港区管理委员会在青海开展捐赠。(资料图) 尖宣 供图
从滨海之城天津到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王鑫回忆一年多前乘机抵达时的情景,连绵起伏的群山,山间飘浮着的云朵,山上不时出现的羊群和牛群,“我不禁感叹,三年援青生活正式开始了。”
王鑫任职尖扎县委常委、副县长的第一个月,是在下乡路上度过的。他说,尖扎地势垂直差异明显,有海拔相对较低、水电光热条件相对充足的沿黄河三镇,也有高寒缺氧、条件艰苦的牧业区,“一些牧区民众,生活条件相对艰苦,但看不出一丝的不满意。”
图为在青海尖扎开展的“西部之光”支教活动。(资料图) 尖宣 供图
这次调研,王鑫与尖扎县马克唐镇的加羊才旦、格日卓玛两户人家结成亲戚。
加羊才旦的女儿患有肾病,每月的医药费就得3000元左右,而格日卓玛是一位94岁的独居老奶奶,“从那以后,我牵挂着他们,并时常探望,商议确定进一步的帮扶措施。”
“接手对口援建工作,对我而言是一种全新的挑战,时间紧、任务急,没有可以缓一缓慢慢适应的时间。”王鑫说。
围绕尖扎脱贫目标选题立项,王鑫以援建项目和资金为抓手,严格按照天津对口支援尖扎县规划,持续加强教育、卫生、农牧业基础设施、生态保护、产业发展、基层组织阵地建设、人才培训等多个领域的援助力度,2019年,援建各类项目14大项35个子项目,援建项目资金3833余万元。
尖扎县康杨镇核桃大丰收,但当地民众缺乏销售经验,销售渠道单一,核桃滞销怎么办?
王鑫联系天津各大食品企业,并在自己派出单位天津滨海新区商务和投资促进局的协调帮助下,调动滨海新区各街镇进行消费扶贫,问题迎刃而解。
在尖扎县民族中学男生宿舍里,王鑫看见的一幕,令他难忘——上下铺的铁架子床,没有梯子,上铺没有护栏,推一下,床就摇摇晃晃。掀开褥子,看见的是高低不平的木板拼成的床板。
王鑫很快将这种情况反馈到了天津方面,精准帮扶项目就此敲定。天津东疆保税港区管理委员会筹集了下辖企业捐助的20万元善款,精打细算,定制了270张床,还用剩余的资金为190套没有更换的床铺,配置了相同的鞋架和储物柜。
尖扎县尖扎滩乡曾被视为当地脱贫攻坚中“最难啃的硬骨头”。
尖扎滩乡羊智一寄校和福和二寄校的学生都来自偏远牧区。为了让他们均衡全面的发展,王鑫联系天津有关方面,捐助运动器械器材和冬季加绒款校服。如今,福和二寄校开展的“金色阳光”太阳能光伏项目,不仅可以稳定的为学校提供电源,节省电费,更可为身处严寒中的师生解决取暖难题。
“我经常想到自己还有好多事情没有做,也不断提醒自己一定要用情用心用力去投入每一天的工作。”王鑫说,看看整齐干净的街巷,易地搬迁后的德吉村,改造后的商业街区,充满绿意的县城,“我的心中充满感动。”
黄南州委常委、常务副州长杨志军此前介绍,十年来,天津市累计落实援助资金10.64亿元,落实援助资金实物量每年递增的特惠政策,始终坚持援建资金“向民生倾斜、向基层倾斜”。各对口支援地区和单位着力提升黄南造血功能、着力改善民计民生,着力抓好制度建设、着力动员社会力量,对口支援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助推黄南州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