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雅加達6月2日電特寫:聽印尼華人講述粽子的故事
新華社記者周檬
鄭世波
兩片竹葉交疊挽成漏斗,舀一勺半熟的大米,用手指按出一個坑,再填上一勺混有紅蔥、蒜頭和香菇的肉餡,放一塊板栗,蓋上一勺米飯,最後將粽葉下折,將餡兒緊密包裹,用芭蕉樹皮製成的細繩捆紮,不一會兒,一串獨特可口、肉香四溢的“僑生粽”就已包好。
端午節前一天,得知印度尼西亞老華人江宗鵬家中要包粽子,記者一行特意前來拜訪。江宗鵬的家位於雅加達西區的華人和印尼人混聚區。進入室內,墻壁上的中國山水畫、藝術字畫,櫥窗裏的中國瓷器、手工藝品讓人感受到濃濃的中國味兒。
穿過大廳來到廚房,一片狹小的地面上擺滿了粽葉、粽子捆綁線、半熟的大米、肉餡、板栗仁和朝天椒等,一旁則用桌椅支起一根長長的竹竿。江老和老伴郭瑞珍一邊包粽子,一邊給我們講述印尼粽子的故事。
江老說,在雅加達西邊的唐格朗地區有很多華人從小不會講漢語,而學荷蘭語和印尼語,他們被稱作“僑生”,但恰恰是這批僑生有強烈的中華傳統意識,甚至強於講華語的華人,“我們現在包的就是‘僑生粽’”。
江老說,包粽子的傳統隨著一批批華人下南洋傳入印尼,經過數代人演化,如今的印尼粽子主要分3種,除“僑生粽”外還有個大餡足的廣府粽和蘸糖吃的鹼水粽。
不過如今的華人家庭,自己包粽子的越來越少,買粽子的則越來越多。每年端午,商場和超市裏能看見不少選購粽子的華人身影。“但我每年都堅持自己包粽子,”郭瑞珍滿臉自豪,“華人的傳統禁不了。”
她的手藝來自母親的言傳身教:“小時候,每逢端午節都會跟著媽媽學糯米粽的做法,糯米要選純凈的糯米,在鹼水裏浸一晚上……”她娓娓道來,似乎從未忘卻母親當年的指導。
江老夫婦現有兩個女兒,均在國內工作,大女兒結婚生子,已在重慶定居,二女兒則在北京工作。一家人如今聚少離多,但每年端午,郭瑞珍都不忘提醒女兒們吃粽子。可當被問及女兒們會不會包粽子時,她沉默片刻,替她們開脫:“端午節是農曆五月初五,每年日期都不定,有時不是節假日,她們要工作、要上學,沒有時間學……”
儘管年逾古稀,郭瑞珍依然手腳麻利,片刻間,粽子已包好。她在一串16個粽子上綁上一塊粽葉作為“標記”。原來,這串粽子還有說法:“這是端午節當天用來祭祖的‘祭祖粽’,祭祖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打上標記就是告訴大家還不能吃。”
江老經營一家小印刷廠,家裏雇傭了數個印尼本地工人。郭瑞珍說,每年端午節,她都會提前特製幾個雞肉餡的粽子送給工人們,讓他們的家人也嘗嘗華人傳統食品。
好客的郭瑞珍讓記者品嘗,一股嗆人的辛辣味直入咽喉,仔細一看,原來,雞肉丁、胡蘿蔔丁和土豆丁組成的粽餡中還夾著一顆朝天椒。“印尼天熱,當地人喜歡吃辣,印尼華人也不例外,辣可以說是印尼粽子一大特色。我們把這顆朝天椒稱作‘地雷’,”她笑著說。
據郭瑞珍介紹,每逢端午節,印尼華人都會舉行賽龍舟、吃粽子和祭拜祖先等慶祝活動,最近幾年,端午節的慶祝活動規模也越來越大。
“雖然現在年輕一輩的華人對傳統有所淡漠,但我還是希望他們能通過這些吃粽子、賽龍舟的方式,記住端午節這個傳統節日,把中華傳統一代代傳下去,”她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