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相册 | 方寸大时代

亚太日报

text

一枚邮票,方寸之中,包容大千世界,承载著几代人的感情,也是国运兴衰的一面镜子。

这是中国的第一套邮票——大龙邮票。

“龙”是至高权力的象徵,但中国的“大龙”却诞生于那个主权沦丧、积贫积弱的时代。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敲响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帝制的丧钟。

曾在香港学医,后又游历欧美的孙中山,深谙邮票的政治宣传作用。新政府成立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发行新票。

当时决定印行两种邮票:一个是以孙中山半身像为主图的“光复纪念”邮票和以飞机为主图的“革命邮票”。

1931年,十月革命的第十四个纪念日,来自全国七个苏区的六百多位代表坐满了瑞金郊外叶坪村的谢氏宗祠祠堂。

两周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国际歌》声中宣告成立。

随即,中华苏维埃邮票正式发行,设计者是一位叫黄亚光的青年。

黄亚光将质朴生动的红军形象印製在赣南、闽西一带出产的毛边纸上,这些图案作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名片,在炮火和硝烟中流通了三年。

他叫孙传哲,新中国第一位专业邮票设计家。

师从著名画家徐悲鸿的他,擅长素描、油画和传统的中国画。

1937年毕业后,孙传哲决心将所学贡献给动盪的祖国。但在战火中,艺术是奢侈品,找不到工作,他只得做起了零工。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他的才华终于有了用武之地。

从普通邮票、纪念邮票、航空邮票到特种邮票,30多年间,孙传哲设计了150多套邮票,约为新中国发行总数的1/4。

这是他设计的《梅兰芳舞台艺术》邮票。

其中展现的剧码及人物的身段、手势、亮相、行头,均是梅派艺术的精髓。

邮票与国家形象直接相关。孙传哲特别注重挖掘和宣传中国优秀民族文化。国徽、国旗、领袖都在他的笔下得到了精心设计。

生肖文化起源于中国,已有两千年曆史,是中华民族文化及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直以来,国内都有设计生肖邮票的呼声,但直到改革开放后,生肖邮票才终于问世。

他是被誉为一代“鬼才”的黄永玉先生。

1979年,为纪念刚刚死去的心爱宠物小猴“伊沃”,黄先生怀著悲伤的心情画下了名为《庚申年》的中国首枚生肖“猴票”画稿。

邮票上的小猴子眼睛炯炯有神,毛髮根根可见,中国传统的大红衬底烘托出喜庆的节日气氛。

但黄永玉当时无论如何也没有料到,这枚小小猴票的诞生,开启了怎样的邮票神话。

1980年每张面值仅为8分钱的猴票的价格迅速飙涨至数十万,且往往有价无货,一票难求。

儘管此后国家邮政局每年都发行生肖邮票,但“庚申猴”之后的生肖邮票却都难以望其项背。  

36年后,黄永玉再次执笔设计了《丙申年》猴票,图案内容分别为:灵猴献瑞和福寿双至。

在《福寿双至》中,他设计了一只大猴怀抱著两只小猴,寓意阖家欢乐,也正契合当时开放二孩政策的背景,吉祥喜庆的寓意背后更蕴含著鲜明的时代特徵。

百年风雨,沧桑家国,从绵延的烽火台到飞驰的急递铺,从大清邮政的开办到新中国邮政的成立。

中国的邮政事业由因主权沦丧而屈辱妥协到因国家富强而繁荣辉煌。邮票还将继续记录著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路上的一个又一个改变与成就。

本视频内容由新华网亚太有限公司制作并授权《亚太日报》发布

(来源:亚太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