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東京5月31日電題:日本學生的“雪育”冬令營
新華社記者楊汀
日本社會重視吃苦教育,認為讓孩子學會吃苦耐勞、鍛鍊意志是一生的財富。
在日本的北海道、上信越等多雪地區,有一種叫做“雪育”的冬令營傳統,刻意讓孩子在嚴寒天氣中穿著單薄地到雪山或滑雪場操練,以鍛鍊體力、耐力和意志,培養與嚴酷自然共生的能力。
記者曾赴長野縣採訪“雪育”冬令營。該縣上水內郡是日本著名的多雪地區,1月平均溫度零下4攝氏度左右。冬令營的參加者除當地幼兒園的孩子和中小學生外,還有從九州專程趕來的福岡縣立中學的高中生。
當地中學教師竹川介紹“雪育”的由來時說,這項起源於北海道的教育傳統最初是希望培養孩子接受和熱愛當地嚴酷風土的精神。
他說:“日本每年因雪災殞命者超過百人,除雪費用非常龐大,但如果只想這些,雪就只能是造成我們各種不便的敵人。多雪地區的人們必須要從心底接受雪,接受這方風土,才有可能將其為我所用。與自然共生,與災害共生,教育孩子們全面接受雪帶來的好與不好,這正是‘雪育’的出發點。”
比起記者在衝鋒衣下塞著羽絨服的全副武裝,參加“雪育”冬令營的中學生和小孩子們只穿一件毛衣,外罩防雪外套。保育員清水告訴記者,日本有句諺語叫“孩子是風之子,大人是火之子”,有意不讓孩子穿得太多,是為了鍛鍊他們的體質。在日本,中小學乃至幼兒園的冬季校服都是短裙短褲,這常常讓許多外國人頗為不解,其實這也是耐寒訓練的一部分。
中學生在雪坡的最下段學習滑雪,幼兒園的娃娃們則用木製圓盤做滑板,坐在裏面往下滑。雖然一個個臉被凍得紅通通,但沒有人瑟縮畏懼。由於坡陡,不少孩子錯離圓盤,甚至翻了跟頭,栽在雪裏一時起不來,但老師既不攙扶也不撫慰,只是等孩子自己坐起,找回圓盤,自己回來。
兩小時的訓練結束,中學生和小孩子們自覺地在賓館門廊外一絲不茍地抖落滑雪板、雪靴、帽子和外衣上的積雪。沒有老師提醒,但所有人都唯恐弄溼屋內地面,那情景令人感嘆。
上水內郡的“雪育”冬令營還有一個為父母與幼兒園小朋友和低年級小學生專設的親子環節,叫“夜間雪地尋寶”。保育員清水說,現在日本的雙職工越來越多,父母工作忙,陪孩子的時間越來越少。親子戶外活動,尤其是在雪中接觸的活動,有利於父母和孩子在更貼近自然和生命的單純狀態中交流感情和生命體驗。
“夜間雪地尋寶”的內容是孩子們捧著自己做的錫紙包蠟燭,到雪地裏尋找家長事先埋好的小禮物。家長在附近為孩子鼓勁。日本家長們不時提醒的不是“不要摔倒”,“不要被樹枝劃傷”,而是要和其他孩子互幫互助,以及“不要把鞋子和手套掉了!”
一位中年父親對記者說:“摔倒是不要緊的。防止受傷,保護自己是天性,怎樣做到也要靠孩子自己去領會。”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