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中資企業何以領跑哈薩克斯坦“紅色產業”

text

新華社阿拉木圖6月28日電通訊:中資企業何以領跑哈薩克斯坦“紅色產業”

新華社記者周良

中國鄰國哈薩克斯坦,因居民收入相對較高且人口較多吸引了不少中國企業的目光。許多中國企業曾嘗試在當地投資建廠,但最後都鎩羽而歸。然而,一家只有100多人的中資企業,10多年來牢牢佔據著當地番茄製品市場龍頭老大的地位。這家企業就是被哈薩克斯坦政府授予各種榮譽的新康番茄製品廠。

有人開玩笑說,中國企業要想在哈薩克斯坦生產番茄製品,無異於外國人在北京賣烤鴨、在重慶開火鍋店,其難度可想而知。然而,新康進入競爭激烈的哈薩克斯坦市場以來一直保持不俗業績。日前,記者走訪了位於阿拉木圖市郊的新康番茄製品廠,一探企業成功秘訣。

由中方累計投資超過500萬美元的新康番茄製品廠2000年投產。企業最初只能生產兩大類番茄罐頭,現在已擁有四大類100多種產品。從2000年投產至今已累計生產各類番茄製品7.5萬多噸,帶動中國國內原材料出口2000多萬美元。新康生產的各類產品在哈市場平均佔有率為25%左右,番茄醬市場佔有率達30%。

新康番茄製品廠執行經理王敏告訴記者,新康能在哈保持龍頭地位,與企業嚴格遵守當地法律法規和本土化戰略密切相關。在企業143名員工中,只有公司法人、中方執行經理和車間工程師3人為中國人,其他中高層管理人員和普通員工都在當地聘用。新康是一個包容性的大家庭,吸納了哈薩克族、俄羅斯族、維吾爾族、塔塔爾族、烏茲別克族等各族員工。

人才本土化為新康產品的研發和市場推廣帶來了便利,使產品本土化成為可能。每開發一種新產品,新康都要舉行評鑒會,邀請代銷公司及消費者品嘗。產品上市後,公司還要進行市場調研,徵求消費者意見。由於公司中高層管理者都是當地食品行業的優秀人才,他們對消費者需求瞭如指掌,這確保了新康產品的口味、包裝和選料最大程度地貼近消費者需求。

在哈薩克斯坦,員工跳槽現象很常見,但新康員工隊伍卻長期穩定。新康品質經理穆卡舍娃2003年從負責品質監管的政府部門跳槽到新康工作。她說,“新康公司員工很少流失。一旦有人選擇到新康,就會一直在這裡工作。即便那些因某種原因一度離開新康的員工,過段時間還會再回來工作。”

尊重員工是新康留住人才的秘訣所在。在工廠鍋爐房的外墻上,挂著一塊金屬牌匾,上面刻著一位逝者的肖像和生卒年月。記者本以為這是位名人,一打聽才知道逝者只是名普普通通的鍋爐房工人。這名員工前些年因病去世,家人希望能在鍋爐房外墻上給他刻塊牌匾。新康不僅滿足了家人要求,還以逝者的名字命名了鍋爐房。小小的一塊牌匾體現了企業對員工的尊重。

在談到企業未來的發展規劃時,王敏說,“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將為新康帶來新的發展機遇。新康將與哈薩克斯坦農業部果蔬研究所等機構合作建設科技合作示範基地,與中亞國家相關科研院所開展農業重大項目科技合作,以“絲綢之路經濟帶”為橋梁,提升番茄種植、加工、生產、銷售整產業鏈技術能力水準。

王敏說,在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大背景下,新康將繼續深化與哈薩克斯坦及其他中亞國家在良種繁育、農產品加工運輸等領域的合作。在深耕哈薩克斯坦市場的同時,企業將向北、向南、向西進一步拓展,構建輻射俄羅斯、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格魯吉亞、阿富汗等國和中國新疆和其他內陸地區的銷售網絡、物流配送體系和國際交流平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