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給每個孩子家和愛——訪德國符騰堡SOS兒童村

text

新華社德國符騰堡6月1日電通訊:給每個孩子家和愛——訪德國符騰堡SOS兒童村

新華社記者文史哲

饒博

“有句諺語說得好:撫養一個孩子長大,需要一個村莊。我們的理念就是給每個有需要的孩子再造一個家、再造一個村莊共同體的環境。”在兒童節到來之際,德國符騰堡SOS兒童村“村長”漢娜·默特爾女士向前來探訪的記者介紹了她工作了16年的地方。

符騰堡SOS兒童村位於德國南部一個較偏僻的小鄉村,與德國其他地區10多家兒童村同屬國際性民間慈善組織SOS兒童村。如默特爾所言,兒童村區別於德國其他救助站的最大特點,便是以“家庭”和“村莊”為基本組織結構,給予那些無法在原生家庭中生活的孩子本該擁有的家和愛。

目前,這個兒童村有65個孩子,他們都因家庭變故、貧困或其他傷害而與父母分開,但在這裡,每六七個孩子又與一位“駐村媽媽”組成新的家庭,家庭成員有時還包括新媽媽自己的孩子與丈夫。每家有單獨的住宅,像普通家庭一樣常年共同生活。媽媽每天為孩子們煮飯、談天嬉戲、講睡前故事,最長的“駐村媽媽”在這兒生活了40年,帶大了17個孩子。許多孩子“離家”求學或工作後,還會常回來看望親人。

什么是孩子們在這裡所能得到的愛?默特爾說,“沒有孩子能夠理解,為什么他們不能在自己的父母身邊生活”,不少孩子在剛入住時都有著心理創傷,表現也不如普通孩子“正常”,“外在的混亂往往是內心失序的表現,我們就想通過教育與關愛讓孩子們重新看待自己和外部世界,獲得面對未來生活的勇氣與能力”。

根據德國相關法律規定,兒童救助組織必須配備具有教育學等學科背景的專業工作人員。在兒童村,設有專門的專家顧問小組,專家與駐村媽媽會傾聽、觀察每個孩子,了解他們的癥結所在,併為他們各自製定“成長計劃”,以後則不間斷地一起討論孩子的表現是否有進步。

不僅如此,兒童村內還設有音樂室、美術室等,希望以“藝術療法”的方式讓孩子們表達出內心真實的恐懼和不安,並慢慢發現令自己平靜和愉悅的興趣乃至天賦,滋生出對自己、對世界的熱愛。

穿行在與周圍村莊融合在一起的兒童村,家家戶戶窗明几淨,綠樹花草環繞,但據默特爾介紹,兒童村的運營其實並不容易。政府的財政撥款僅夠維持兒童村最基本的開支,為了讓孩子們過得更好一些,兒童村還必須積極爭取社會捐助與支持。

SOS兒童村的模式起源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的奧地利,自上世紀60年代以來在世界範圍內傳播開來。默特爾說,在德國,除這樣的兒童村外,還有其他具有不同特點的兒童救助組織,許多救助組織還是民間團體自行籌資,為處於不同困境中的孩子提供恰當而人性化的幫助。

在兒童村,出於對孩子們的保護,記者沒有與他們直接交流,但在離開時,一個左眼失明的小女孩騎著小自行車,好奇地圍過來攀談,一臉燦爛笑容。不遠處,一位媽媽正帶著她大大小小的孩子們在草地上修建籬笆。這樸素溫馨的畫面讓人感慨:小家庭也許是脆弱的,但社會仍然能夠、也應該為每個孩子創造出不被摧毀的家和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