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斷機制首日 穩定市場適得其反?

亚太日报

text

【亞太日報 何婧媛】2016年的1月4日注定是被廣大股民銘記的一天,這不僅是2016年A股的第一個交易日,也是引入實施熔斷機制的首個交易日。但熔斷機制在登場的首日就狠狠的刷了一下存在感。當日,滬深兩市雙雙低開低走,13時12分滬深300指數跌幅超過5%,觸發首次熔斷,然而暫停交易15分鐘并未使恐慌情緒得到緩解,13時33分滬深300指數跌幅觸及7%觸發二次熔斷,隨即暫停當日交易。截至A股收市,滬指跌6.86%,深成指、深成指、中小板指、創業板指跌幅均達到并超過8.2%。

對于此次股市的大跌有業內人士分析,熔斷機制的實施,可能會引發投資者的避險觀望情緒,并沒有很明確的利空因素給市場帶來消極影響,另一方面,即將在1月8號來臨的"集中減持"潮,再加上對熔斷機制的不理解讓投資者的恐慌情緒更加蔓延。

投資者的恐慌情緒構成2016首個交易日暴跌的內因,而一些客觀因素也是導致熔斷機制實施以來首個交易日就觸線的直接源頭。近來,人民幣海外匯率大幅度走低,資本外流壓力加劇,并且在剛剛過去的元旦假期,有消息傳出大銀行在跨年度結算中出現資金缺口,年前市場對于資金過度樂觀,導致落差出現,現階段更多的投資人擔心入市資金存在較大風險,避險觀望情緒高漲。

首日的暴跌讓多方對剛引入的熔斷機制對市場的影響產生質疑。不少人指出,熔斷機制的推出就是要穩定市場,讓中國股市恢復平靜,但第一天就出現股市的螺旋式下降,不少人擔心這項措施可能造成的后果適得其反。但早在去年12月初,證監會就為熔斷機制可能會出現的問題作出了鋪墊,新聞發言人鄧舸曾表示,從以往國外的經驗來看,熔斷機制的引入不會是一步到位的理想化過程,必須要在實踐中逐漸探索、動態調整,這也算是給熔斷機制的首日表現解了圍。然而熔斷機制究竟是利好還是利空,還是要等待市場來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