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哥本哈根7月1日電(記者石壽河
吳波)在中國共產黨成立93週年之際,歐洲知名中國問題專家、丹麥哥本哈根商學院亞洲研究中心主任柏思德教授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說,中國是一個重要的經濟和政治上的合作夥伴,而非具有威脅的競爭對手。
當前世界形勢波雲詭譎,中國處在一個社會迅速發展的時期,這些都給中國共產黨的執政帶來了考驗和挑戰。柏思德認為,為更好應對當前形勢,中國共產黨要繼續加強其執政能力,不斷吸收新的力量,同時繼續與腐敗做鬥爭,才會加強其執政地位並贏得威信和支持。
6月11日,哥本哈根商學院亞洲研究中心和中國當代世界研究中心共同組織了一場名為“歐洲學者眼中的中國共產黨”的研討會,15名來自歐洲各國的中國問題專家與中國學者一道,共同探討了中國問題尤其是中共研究的現狀。在丹麥訪問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劉雲山出席研討會,表示中方以開放、包容、支持、合作的態度歡迎更多外國學者研究中國共產黨。
柏思德說,這樣的研討會尚屬首次,參加研討會的歐洲學者對能夠和中國的領導人面對面地交流感到非常興奮,歐洲學者們對研討會的成果也給予了肯定。
柏思德多年來致力於中國問題研究,在國際學術期刊上發表過數百篇學術論文,出版過多部研究中國和中國共產黨的專著。
進入21世紀,中國在國際舞臺上扮演了更加重要的角色,在許多國際熱點問題上發出了自己的聲音。然而,中國融入世界舞臺的努力卻被一些別有用心的人解讀為潛在威脅。“歐洲學者更多的把中國看做一個重要的經濟和政治上的合作夥伴,而非具有威脅的競爭對手,”柏思德說。
他說:“我們把合作看做是一種‘雙贏’,而不是‘零和遊戲’。”
柏思德認為中國領導人鄧小平對中國的現代化進程貢獻巨大。“鄧小平意識到只有把中國融入當今世界才能真正實現四個現代化。”
柏思德說,中國代表團曾數次訪問亞洲研究中心。來自中國的代表和國企高管對北歐國家的社會福利模式抱有濃厚興趣,對此有很多細緻入微的問題,這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們意識到北歐國家的福利模式與美國的自由主義模式有著很大的不同,這種模式或許與中國的模式更為接近,”他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