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蘭州5月28日電(記者張崇防)一排排筆直的白楊樹,獨株或數棵傲立的胡楊,農田裏疏落的沙礫和溝渠邊零星的紅柳,所有這些都在表明河西走廊現代城市的綠洲特徵。它們時刻提醒城市的規劃者和管理者不要忘了這一地區的生態屬性,甚或還有歷史特性。
河西走廊是古絲綢之路的必經之道,涼州、甘州、肅州、瓜洲、沙洲以及玉門關、陽關、嘉峪關等都是沿途重鎮和邊關鎖鑰。古往今來,“五州”“三關”分別演變成今天的武威市、張掖市、酒泉市、瓜洲縣和敦煌市,以及同名的玉門關市、陽關鎮和嘉峪關市。
歷史上,河西走廊因為戰略要衝而成為多方爭奪之地。自漢代絲綢之路開通以來又成為商旅要道。經略河西成為各個朝代的一大要務。自去年習近平總書記出訪中亞四國期間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戰略構想之後,今天走廊內的各個綠洲城市開始了新的探索。
“絲綢之路經濟帶在河西走廊首先要建成生態帶。”張掖市委書記陳克恭在經過調研和思考之後得出了這樣的結論,“綜觀古絲綢之路的歷史,它的幾次改道以及沿線一些王國的消亡都是生態環境的變化造成的。”
河西走廊東起烏鞘嶺而西至玉門關,是內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夾擊”而成的一個地帶,垂直落差在3000米左右,又因在黃河以西,故有此名。走廊內,北邊是戈壁沙漠,南邊是冰川雪山,祁連山上的積雪融化而成多條河流,滋潤著乾旱的長廊,使之成為一片片五穀豐登的綠洲,從而支撐起古絲綢之路河西走廊段落。即便在今天,正是走廊內的疏勒河、黑河、石羊河和黨河繼續養育著走廊內的片片綠洲。
這位曾是中國科學院冰川研究專家的官員告訴記者,“正是這種天然條件決定了城市的生態屬性和承載能力。雖然借助於現代科技手段,我們改造自然的能力大為增強,但仍要遵從綠洲城市的生態屬性,城市超過自己的承載能力就會萎縮。對接絲綢之路經濟帶制訂自身發展規劃不能不考慮生態因素。”
張掖位於河西走廊中部,因西漢時期在此設郡“張國臂掖,以通西域”而得名,後因當地發現甘泉而改名甘州,被認為是以長安為起點的絲綢之路的首個“中轉站”。這裡留下了眾多漢代和明代長城遺存,有始自西漢的皇家軍馬場。隋煬帝曾在此會見西域27國的來使,史稱“萬國博覽會”。如此豐富的文化旅遊資源吸引了眾多的中外遊客。據介紹,去年旅遊人數達到750萬人次,今年有望突破1000萬。
“作為古絲綢之路重鎮,這本身就是很大的優勢。”陳克恭說,張掖發展目標定位在“立於生態,宜居宜遊”。
昔時的張掖曾經是“半城蘆葦,半城塔影”,“六分水、三分廟、一分人居”。根據他的測算,下轄一區五縣、擁有130萬人口的張掖,未來極限承載人口是2000萬。要在這一條件下來對接絲綢之路經濟帶構想,努力建成絲路文化“大博物館”和商貿流通的“大互市”。
陳克恭還建議,絲綢之路經濟帶國內其他沿線城市在制訂規劃時,也要考慮到各自城市的生態屬性、承載能力,在此基礎上確定人口規模、經濟規模、經濟類型,並加強各城市之間的生態協同能力。
張掖的發展新思路與河西走廊另一個綠洲城市敦煌的發展定位有些“不謀而合”。
“水是綠洲城市生存和發展的關鍵,要避免敦煌成為另一個樓蘭。”中共酒泉市委常委、敦煌市委書記詹順舟這樣告訴記者。
敦煌是酒泉市下屬的一個縣級市,舊稱沙洲,古絲綢之路至此分成多條線路分別通往中亞、歐洲和南亞。敦煌因此被認為是沿線“第一樞紐城市”和“最大的中轉站”。它更因莫高窟而名揚海外,因鳴沙山和月牙泉而名噪國內,在河西走廊的綠洲城市中“名氣最大”。
“去年遊客超過400萬人次,文化和旅遊收入已經佔到當地GDP的一半以上。”但詹順舟說,“我們追求的目標並不是旅遊人數越多越好,敦煌的承載極限設定在1000萬人次。”
敦煌城市的發展思路是“科學、有序,保護優先”。詹順舟強調:“我們要嚴格控制開發規模、外來移民和地下水源的使用,每打一口井都要經過嚴格的審批。同時發展生態農業,大力推廣滴灌和管灌。”
圍繞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陜西、甘肅、新疆等古絲綢之路沿線省區都在快速尋找“最佳的結合點”,並在此基礎上形成新的發展定位。根據記者在採訪中了解的情況,陜西、新疆、甘肅分別致力於將自身打造成絲綢之路經濟帶“新起點”、“核心區”和“黃金段”,並都在“第一時間”提出了自己的規劃。
甘肅省政府秘書長張生楨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組織的一次圍繞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的集體採訪中表示,古絲綢之路橫貫甘肅全境,東西綿延1600公里,東西方文化在這裡匯聚交融,甘肅因此有足夠大的優勢建成絲綢之路經濟帶“黃金段”。而長達1000多公里的河西走廊成了實施這一計劃的關鍵。
張掖和敦煌明確將自身定位成絲綢之路經濟帶“重要節點城市”。在借助歷史文化發展旅遊、傾力打造“民心相通”工程之外,也立足自身特點和優勢,在發展生態經濟、新能源、對外經貿等方面進行了探索和嘗試。武威、酒泉、嘉峪關、玉門等城市則在工業製造、能源開發、國際物流等方面取得進展。
700多年前,馬可·波羅來到河西走廊。“在此沙漠中行三十日畢”抵達沙洲,見“境內廟寺不少”、“居民恃土產之麥為食”。“行此十日畢”抵達肅州,見“境內有環以城垣之城村不少”。甘州是一“大城”,“偶像教徒依俗有廟宇甚多”。而涼州為一“要城”,“地產牦牛,身大如象”。
今天的河西走廊已經是今非昔比。它不僅是“交通”大動脈,高速公路貫通,高速鐵路將於今年年底開通,走廊內戈壁荒灘上到處可見巨大的“風車”和成片的太陽光伏晶板。
馬可若重來,“當驚世界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