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日報訊】觀察,比較,融通,是《國際金融報》的使命和情懷。回望2015年國際金融大事件,我們抓取了本年度本報八篇重大報導,這些事件已發生,但是對金融市場和世界經濟的影響還會持續。
“美聯儲告別零利率時代、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區域貿易合作迎來尖峰時刻、資本市場經歷6月窒息時刻、國際金融秩序等來破冰時刻”,一幀幀國際金融“瞬間”成為2015年新注解,為2016年以及更遠的未來,世界經濟主線的演化埋下伏筆。
瞬間一:美聯儲加息
2015年12月17日,美聯儲宣佈加息25個基點,這是自2006年6月來的美聯儲首次加息,自此,美國基準利率自2008年12月來首次脫離“零利率”。這是一次醞釀超過一年的行動。2014年3月,新任美聯儲主席耶倫一語驚人,結束量化寬鬆後“約六個月”開始加息;今年3月,耶倫表態,6月不一定加息,但也不排除這種可能性;6月,在利率預估中,美聯儲暗示,2015年底前有望加息兩次;9月,美聯儲強調,還在加息路上;10月直言12月份決定是否加息。
在美聯儲百年史上,“加息預期”從未持續如此之久。由於前期市場已數次消化加息預期,美聯儲加息“靴子”落下,短期,金融市場反應平靜。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最新報告分析認為,新興市場資金外流的壓力在美聯儲加息前一個週期往往達到最大,本輪美元加息,也許預示著新興市場最糟糕的日子已經過去。
截至目前,美聯儲表示,可能在2016年底之前將基準利率提高至1.4%,這意味著明年可能再加息4次。眼下,與最鼎盛時期相比,美國經濟尚未完全“康復”,但美元作為最主要的國際貨幣的地位從未動搖。只要美聯儲貨幣政策稍有異動,全球資產價格都會受到直接影響,各國的貨幣政策也會因此受到影響。
正因為此,部分市場人士認為,美聯儲的加息舉措不當。瑞穗證券(MizuhoSecurities)美國首席分析師StevenRicchiuto甚至認為,美聯儲加息行動“非常,非常愚蠢”。美國前財長薩默斯(LawrenceSummers)、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克魯格曼(PaulKrugman)和斯蒂格利茨(JosephStiglitz),以及知名債券基金經理人岡德拉克(剛德拉克)都和Ricchiuto一樣認為此時不應升息。
2015年,美聯儲種下的這顆“因”究竟會在2016年以及未來數年,結下什麼“果”呢?只能讓時間來告訴市場一個準確答案。
瞬間二:油價破37美元
12月21日,布倫特原油期貨報每桶36.35美元,創下逾11年來最低收盤位。事實上,自2014年6月油價啟動下行引擎後,原油價格一路下探,整個2015年,原油價格一直在低位震蕩。雖然原油價格在2015年1月份迎來了新的契機,價格從低位的44美元/每桶反彈至60美元/每桶上方,歷時5個月。這種反彈讓OPEC(石油輸出國組織)再次看到了原油強勢回歸的希望。遺憾的是,6月以後,油價再次下行,甚至跌破40美元/每桶的關鍵支撐。
12月4日,歐佩克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會議決議不但沒有宣佈減產,反而不設定產量上限,這表明OPEC任由成員國繼續大量產油。這個舉動導致WTI原油期貨再度暴跌,最低點已跌至34.30美元/桶,刷新2009年來新低。石油價格並不是簡單的週期重複,而是供給結構產生歷史性變化所致,非傳統油氣的潛在儲量與開採技術的突破在供給側對油價形成長期壓制,而在需求側低經濟增長對能源需求難形成刺激。
瞬間三:俄再受制裁
12月21日,歐盟宣佈,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再延長6個月至2016年7月底,制裁範圍涵蓋能源、金融和國防等重要領域。12月22日,美國財政部宣佈擴大對俄羅斯的制裁,將34個俄羅斯企業及個人納入制裁名單。制裁起始於去年7月。由於烏克蘭危機,美國和歐盟公佈對俄羅斯極其嚴厲的制裁。
對於俄羅斯來說,由於歐盟的貿易和金融制裁,俄羅斯貨幣盧布貶值,包括食品在內的消費品價格上漲,貧困人口增加;從歐盟方面看,由於俄羅斯的反制裁措施,義大利、法國、德國、波蘭等國的農產品出口受到嚴重影響,包括肉製品、乳製品、水果等在內的農產品價格大跌。
俄羅斯總統普京在12月的年底會議上稱,俄羅斯經濟仍將長期疲弱。“我們的情況已經不能再用危機一詞來形容了。”俄羅斯財政部副部長奧列什金早些時候表示,當前原油價格會影響國家財政收支平衡。據俄羅斯央行估算,若油價在2016年到2018年維持在每桶40美元以下,則明年俄羅斯經濟將衰退5%乃至更多,通脹率會攀升至7%到9%;若油價維持在每桶50美元左右,則今年俄羅斯國內生產總值將減少3.9%到4.4%,明年將減少不到1%。
瞬間四:TPP協議達成
2015年10月6日,美國高調介入,折騰了近4年的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定(TPP)框架協議,在經歷了3個延長期和多次周折之後,12個與會國終於在美國亞特蘭大簽署了協議。
根據奧巴馬的描述,“美國版TPP”的最根本目的,是和美國-歐洲間曠日持久仍尚未達成的“跨大西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定”(TPIP)一起,構成以美國為內核的貿易自由化(對內)/貿易排他化(對外)經濟體系,從而取代在美國看來越來越難以駕馭的WTO舊框架。
按照美國的計畫,TPP不僅是純粹的自由貿易區的概念,也涵蓋對各參與國間關於市場金融監管的政策,包括經濟立法、經濟透明度、反貪汙、金融改造、產品標準統一,甚至環保評估標準等一系列的一體化。TPP成員國的GDP總和約為27萬億美元,占全球GDP總量近40%,貨物貿易占全球總量的1/3。但由於各成員國經濟發達程度、社會結構和利益關切存在差異,TPP談判進展並不順利,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止步不前。
即便是在美國國內,也有很大分歧。大型工商企業和支持自由貿易者認定,美國在國際貿易中是優勢競爭者,公共自由領域越大,對美國就越有利。但是美國工會組織、中小企業主則堅決反對TPP,認為美國會因此丟失自己的市場份額、製造業份額和就業機會。《經濟學人》就對TPP的效果不抱信心,“TPP設計時希望是一塊金子的模型,最後經歷多方協調可能只能做成一塊銀,而最終的成品可能只是一塊閃閃發光的銅了。”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宏觀部主任賈晉京認為,一個縮水版的TPP文本將對中國貿易的影響不大。
瞬間五:人民幣加入SDR
2015年12月1日,IMF正式宣佈,人民幣將於2016年10月1日加入SDR(特別提款權)籃子,且權重超過日元和英鎊,達10.92%,成為繼美元、歐元之後的SDR籃子第三大貨幣。
在微觀層面,人民幣加入SDR後,中國央行將有更多空間調整短期匯率政策,但有分析認為,鑒於中國決策層致力於進一步推進人民幣國際化且十分重視國際政治影響以及海外經濟影響因素,人民幣匯率仍將保持相對穩定和強勢。
另外,有分析認為,人民幣加入SDR有望提高國際投資者對中國股市和債市的興趣,吸引更多資金流入中國,有利於加快A股市場和債市對外開放步伐,對兩者構成實質性利好。但這將是一個長期過程,短期可能不會產生立竿見影的效果。
在宏觀層面,人民幣加入SDR意味著所有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成員國的主權基金、外匯儲備投資或使用人民幣的制度障礙已經掃清。但具體到操作層面,其他國家是否在資產配置中像對待美元一樣對人民幣持高認可度,還要看人民幣資產是否能夠提供更高的回報、更低的風險、快捷的結算支付、豐富的產品、高效的服務等多方面因素。
中國人民大學金融學院副院長趙錫軍認為,人民幣加入SDR貨幣籃子,不僅是人民幣國際化路上的重要一步,也是中國在全球經濟金融治理中扮演關鍵角色的里程碑式進展。人民幣入籃既有重大的象徵意義,也有重要的實質意義。從宏觀的象徵意義上來看,人民幣這次加入SDR的意義堪比當年加入WTO,甚至意義更大。
瞬間六:亞投行成立
2015年6月29日,《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協定》簽署儀式在北京舉行,亞投行57個意向創始成員國財長或授權代表出席了簽署儀式。亞投行候任行長金立群曾公開表示,亞投行將在首年發放15億美元至20億美元貸款,隨著業務發展和經驗積累,預計此後5至6年時間裏每年貸款額可以達到100億美元至150億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亞投行的目的並不在於盈利,而是促進相關地區的長遠經濟發展。北京科技大學管理學院教授何維達坦言,儘管開始階段相關專案的回報率可能較低,但它們也並不是純粹的捐助性質,只是回報週期較長而已。例如高速公路,就可以通過收費來實現資金回籠。
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李揚也認為,亞投行及絲路基金可以通過不斷的對外投資而提高用人民幣支付結算的比例,加快人民幣國際化進程。鑒於人民幣已經是亞洲部分地區接受程度較高的貨幣,人民幣有望在其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前世界銀行駐中國首席代表皮特·鮑泰利認為,亞投行的建立是對現有世界金融體系的必要補充。亞投行幫助亞洲國家應對能源、電力、交通、電信和其他基礎設施行業的需求。
瞬間七:中國央行“雙****降”
2015年10月23日,央行宣佈自10月24日起,金融機構人民幣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至4.35%;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至1.5%。這次行動,是自2014年11月以來第6次降息第5次降准。在這之前,5月、6月、8月均有行動。對於“雙降”,央行官方解釋稱,主要是因為“經濟增長仍存在一定的下行壓力,需要繼續靈活運用貨幣政策工具加強預調微調”。
連續降准降息的背後,是國內經濟面臨新常態。中國GDP增速從長達十數年連續兩位數逐漸進入7左右的新常態。在此情況下,刺激投資和消費,改變公眾預期成為首要任務,企業負債率過高造成的資金鏈緊張也是央行貨幣政策需要轉向的主要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10月24日,央行宣佈在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和存款基準利率0.25個百分點的同時,對商業銀行和農村合作金融機構等不再設置存款利率浮動上限。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認為,央行放開存款利率上浮限制,對於利率市場化改革進程具有里程碑意義,標誌著存貸款利率運行市場化的基本實現,而這也是整個利率市場化的關鍵內容。
然而,利率上浮限制的放開並不意味著利率市場化改革已經徹底完成。一方面,在利率市場管制取消後,未來金融市場還會有波動,將對銀行經營產生壓力,尤其是對中小銀行挑戰更大,銀行業退出機制需要進一步加以完善;另一方面,基準利率還應實現從央行主導到銀行間市場自主定價的轉變。未來實現基準利率市場化將是逐漸推進的,市場化利率體系的構建需要一個過程。
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也指出,放開存款利率上限還不是改革的全部。下一步,要讓金融市場和機構更多地使用市場利率作為產品定價的基礎,逐步弱化對央行基準存貸款利率的依賴;同時,要通過一系列改革來疏通利率傳導機制。
瞬間八:A股“過山車”
2015年,最扣人心弦的瞬間非中國A股起落莫屬。中國股市在2015年一路高歌猛進,上證綜指上半年漲幅60%,創業板更是瘋狂飆升了174%。然而,6月15日,上證綜指在達到5178.19點的高位後急速下挫,短短兩個月,8月26日跌至最低點2850.70,最大跌幅達到45%,創業板最大跌幅56%。期間出現14次千股跌停的局面,是A股歷史上前所未有的行情。
為應對接連不斷的股災,中國政府採取了一系列穩定市場的政策措施,除降准降息外,暫緩IPO、匯金購買ETF、央行為證金公司提供充足流動性支持、組織證券公司資金購買權重股、打擊做空者等以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股市是經濟的發動機之一。
從目前看來,中國經濟下行壓力仍未緩解,金融改革是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突破口,最終目標是通過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建立健全能夠促進宏觀經濟穩定、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現代金融體系。但是,金融改革的過程不會一朝一夕就能完成。正如李克強總理10月22日在會見美國前財長保爾森時所說:“沒有開放就難有金融改革,沒有改革,中國的金融企業也很難有競爭力。我可以向你肯定,金融改革步伐不會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