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巨著《广州大典》搭建"一带一路"研究重要文献基础

中国青年网

text

【亚太日报】耗时10年编纂完成的520册大型历史文献丛书《广州大典》日前由广州出版社出版。《广州大典》收录4064种文献典籍,完整而系统地反映了广州这一海上丝绸之路重要发祥地的变迁和发展,其中大量篇幅详实记载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原貌,为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研究提供重要文献支撑。

《广州大典》由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广东省文化厅策划并组织编纂,以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和中山大学图书馆藏书为基础、海内外公藏机构和个人藏书为补充。全套丛书依经、史、子、集、丛五部分类,共520册,每册约850页,涉猎领域上至天文地理下至诗词歌赋。

全程参与《广州大典》编纂工作的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副馆长倪俊明告诉记者,广州作为两千多年商贸古城和重要港口,留存了大量有关海上丝绸之路的文献遗存,在丛书所有5部分中均有收录。

《史部》收录的包括《广东通志》《粤海关志》《南海县志》在内的方志和游记,均详细记载了我国在海上丝绸之路上对外经贸往来和民间交流的历史。《子部》收录晋代至清朝百余名广州府学者著述,内容包罗万象,可谓古代广州的百科全书,更记载了伊斯兰教从海上传入的重要过程。

《丛部》里的《海山仙馆丛书》收集了很多明清传教士如利玛窦、汤若望等写的几何学、天文地理和火器制造类的书籍,是清代人了解西方科学的重要平台,也是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的见证。《集部》里收纳的明清两代学者诗人的文集中,大量诗文谈及外商到广州经商及海上丝绸之路上中外贸易的情况,也是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