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贝贾国龙因加班言论翻车,加班文化值得鼓励吗?

界面新闻

text

最近,“西贝贾国龙谈715工作制”的微博话题引发热议。

这位西贝餐饮创始人、董事长在微头条上发布了一段文字,颇具争议的一句是:有人问我怎么看待996,在我们的概念里,996算个啥,我们是“715、白加黑、夜总会”,我们就是这么拼,经常是每周工作7天,每天工作15小时,白天加晚上,夜里还总开会。

贾国龙本意可能是分享他的管理心得——让员工干得值、干得高兴,“有多大辛苦就有多大收益”。但他近乎炫耀式的表达,引起了网友的不满。

备受争议的715工作制

随后微头条的那则内容被删掉。作为对网友讨论的回应,贾国龙表示:“不符合劳动法的事儿,不干!违背员工意愿的事儿,不干!自愿奋斗获得高回报,支持!”言下之意,西贝的做法并不违反劳动法,且支持员工为获得高回报而奋斗。​

贾国龙微博截图

有评论称,西贝这是“用员工的996,创造老板的喜悦人生。”

对此,西贝公关总监于欣回应多家媒体采访时称,“715”实际上是西贝员工自主工作状态的一种描述,并不是一种企业硬性的标准。西贝总部员工在工时方面遵循法定节假日的工作标准,不存在企业平白无故给员工超负荷的工作量,更不存在企业违法用工,希望大家不要过分解读。

据《新京报》报道,西贝一线员工如传菜员每天需工作9-11小时不等,如果当天客人较多,则需要工作久一些,每个月休息4天,基础工资为3700元,后期会逐步提升。也就是说,一线员工实际上并不是715工作制的状态。

北京律众律师事务所副主任吴萌告诉界面新闻,一般餐饮业门店是上午11点开餐,下午14点闭餐;下午17点开餐,晚上22点闭餐,算下来工作时长是8小时,符合劳动法的要求。西贝大部分门店也是这样。如果加上开餐前半小时以及闭餐后半小时的准备和打扫时间(这段时间算加班),一个普通餐饮门店员工每日工作时长是9小时左右。另外,目前劳动法规定每天工作不超过8小时,每周工作不超过40小时,每月加班不超过36小时,这样算下来,劳动者每周可以休息的天数最少是一天,也就是是说周休一日是合法的。

事实上,餐饮行业的加班现象并不鲜见。外界讨论的重点在于,即便不违法,也有合伙人、员工激励机制,这种加班文化究竟是否值得提倡和鼓励?

吴萌对界面新闻分析,从企业管理角度看,单纯以员工工作时长考评业绩是不科学的,即使在劳动密集型或者劳动内容相对简单的服务业也是如此。长时间的劳动会让劳动者丧失尊严感和自我认同感,从而成为工作的奴隶。这样的员工每天想的只能是寻找一切机会休息或自我减轻劳动量,根本谈不上完成既定的工作目标。以延长劳动时间作为单一管理标准只能陷入恶性循环。

更重要的是,人本身具有自利的特性。如果不是因为某种动因,自我长时间加班的情况是不可能成批出现的。唯一可能的是集体对于这种加班文化进行了提倡或引导。而这种对于加班文化的提倡和引导是否与现行法律规定所提倡的内容符合,是否与社会发展方向相符合,是否会被滥用?这些都是需要在提倡之前就进行慎重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