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华永道发布报告: 预计2018年A股IPO有所放缓

亚太日报

text

很多数字是创造历史记录的。”2018年开年第一个工作日,在普华永道“2017年IPO市场回顾及2018年市场展望”媒体发布会上,普华永道中国审计部合伙人孙进在现场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内的媒体发出上述感叹。

现场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IPO的数量和融资金额均比2016年大幅上涨。2017年沪深股市IPO达到437宗,创出历史新高,相比2016年的227宗,增长93%,融资规模2351亿元,高于2016年的1504亿元,增长56%。

普华永道中国内地及香港市场主管合伙人林怡仲表示,鉴于新成立的发审委的上巿审核倾向更为严谨、严格的趋势,预计2018年A股IPO仍会保持活跃,但节奏比2017年有所放缓,为300350宗,融资规模为1800亿2000亿元。

2017年新股融资金额大增

普华永道现场发布的数据显示,在2017年的437宗IPO中,上海主板IPO共计214宗,融资金额达1377亿元;深圳中小企业板IPO共计82宗,融资金额451亿元;深圳创业板IPO共计141宗,融资金额为523亿元。2017年首次融资金额最高的新上市公司是中国银河证券和财通证劵,这两家公司筹资人民币均为41亿元。

此外,2017年首次上市公司融资金额大约占上海及深圳股份融资总金额(基于截至2017年11月30日之其他股份集资金额)的16%(2016年该比例为8%)。其余的84%主要是原有上市公司通过公开或非公开发行等方式筹得。

对于上述趋势,林怡仲分析称,受益于国内中小企业持续活跃、加快的新股审批进度、稳定的新股审批数量和发行价格等多个因素,2017年新股数量和融资金额均比上一年大幅增加。

记者注意到,2016年和2017年连续两年工业行业均位居上海主板、深圳中小企业板及创业板首次上市公司数目的榜首。

以2017年为例,工业行业在上海主板、深圳中小企业板及创业板首次上市公司的数目分别为113宗、48宗、80宗,占据所有行业首次上司公司比例为53%、59%、57%。零售、消费品及服务行业、信息科技及电讯行业紧随工业其后,位居各个板块首次上市公司数目的2、3名。

孙进对此解读称,2016年和2017年被批准上市的企业和国家重点支持战略高度契合的企业密切相关,有相当多是获得高新技术证书的企业。

IPO通过率低将成为常态

即便2017年IPO企业数量和融资金额均超过2016年,但不容忽视的一点是,股市高质量是发展的必然要求,而股市的高质量首先体现在上市企业的高质量上。

新一届发审委严把上市企业“质量关”,自2017年10月份新一届发审委成立以来,IPO审核呈现出越来越严的趋势。

孙进称,高标准、严要求的趋势下,IPO通过率低于以前可能是未来的常态。IPO被否的原因对于各个企业而言不尽相同,涉及经营能力的持续性、企业会计及财务问题、信息披露、内控体系、合规性等,提示排队的企业还是要做好自检自查。新一届发审委对细节尤为关注,审核的维度全面且十分严谨。

在这样的背景下,2018年企业IPO的趋势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林怡仲表示,鉴于新成立的发审委的上巿审核倾向更为严谨、严格的趋势预计2018年A股IPO仍会保持活跃,但节奏比2017年有所放缓,为300350宗,融资规模为1800亿2000亿元。

具体而言,预计2018年上海主板首次上市公司数目为130150宗,融资额为1100亿元,平均市盈率为2040倍;深圳中小企业板及创业板首次上市公司数目为170200宗,融资额为700亿900亿元,深圳中小企业板平均市盈率为2040倍,深圳创业板平均市盈率为3040倍。

“希望堰塞湖的压力不是留在最后一个关口去缓解,而是留给前面的中介和辅导员们。”对于IPO监管方面的问题,孙进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2017年政府方面和监管层强烈的动作,意味着未来监管趋严的大方向是不容置疑的,会从退市制度、并购重组等方面的制度不断完善,继而全方位提升上市公司质量。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